好么,两军对垒的战场和谐成了中巴边境,天下一大奇观!
派出通信员向大本营报告这里的情况后,徐承有话要说:“既然这里打不起来,哥,我有个主意,留下三排和暂三连就地监视,我带警卫排向东直扑武昌,把狗官李标捉来请功。”
这些天来,阚老大内心对向发藏有两不爽。一不爽,司令部分配任务时被歪脖子抢了主攻头功。二不爽,三支队伍里就他向发部行动迟缓磨磨蹭蹭的,到现在还稳坐大本营没挪过窝。
对本次任务的搭档徐承,他那点小心思,阚老大亦洞若观火:这小子也是看向发不爽。
归根到底,阚、徐二人,一个军中元老一个半元老,半元老也自认元老,毕竟他徐承没赶上梁山军初创,但赶上了大小全部阵仗。二人在军中按部就班等升迁,自然气恼空降兵向发和他们平起平坐。徐家小子敢想敢做要抢下武昌,说明他对向发的不爽甚嚣尘上矣。
“不妥!这坐实你擅自行动,你想好没有,在军法庭上如何辩解?”
徐承不做声,看了看阚老大,意思说擅自行动的始作俑者不正是你么?来凤山阻击战一战成名,您老上军法庭了么?
“如若成事便是大功,司令员参谋长高兴还来不及,哪会责罚我们。”
“武昌城池高大坚固如何攻得下来。”阚老大这么说便是动心了。
徐承笑笑,“哥你想啥呢,干啥强攻哩,警卫排一水儿短枪,藏衣服里头大摇大摆晃晃悠悠进城去。”
阚老大对徐承很有感觉。上回来凤山遇袭,得亏他率警卫班过来传令撤退,更得亏他的警卫班打反击坚决有力,要不然大部队很难脱离战场,他阚纯士能不能活下来都成问题。经此一战,老阚主动向徐承示好,二人成为好友。徐承私下里喊老阚一声哥哥,表明他对阚老大是服帖敬重的,这让老阚心头舒服。你去打听打听,徐承这号头上长角的刺头可曾服过谁!
徐承刚从班长升到排长急于立功表现,想到武昌城防空虚,派出奇兵极有可能歪打正着。此巨大诱惑也让阚老大心潮澎湃手脚发热,脑子却无论如何不敢发热,他摇摇头,“不行,太冒险。拿下武昌不一定会是好事,打草惊蛇一定不会是好事。”
正在这时远处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