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了整整2个月的谈判生涯,潇洒带着喜讯回来了。迎接他的则是更大的喜讯,他高兴地看到政府的封锁彻底破产,展示在明政府官员面前的是一个有着强大力量的,不分土汉的,集体决策的共和制土司政权,粉碎了施州卫几百年来的土汉隔阂与相对隔绝,一举实现土家和汉人的民族团结与和谐。
土汉团结和谐显然不是潇洒想要的土汉一体合二为一的中华民族。冒得办法,思想政治课的课堂上,或思想游走或呼呼大睡的同学太多了。中华民族在山那头,梁山人民在山这头,要翻过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哩!
十分急了办不成事,越急就越办不成,不如慢一点,波浪式地向前发展。这同人走路一样,走一阵要休息一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但有不开心堵得慌,潇洒总能在小红书里找到慰藉和答案。
他亲临历史,比学者、考古工作者有先天的优势洞察历史真相,解开层层历史迷雾,这也许是时空旅行特有的魅力以及对人的诱惑。
按后世的民族划分,梁山人口民族构成以土家族为主兼有汉彝侗苗。人家土家自称巴人,特么不就是四川人巴娃子的意思么。苗侗着装大同小异,你分得清他是侗族还是苗族?苗族里头还要分红、黑、白、花苗,红苗今天心情好穿身花衣裳你怎么说?
而这些少数民族现统称为土人或土家,梁山沿袭明制只分土汉,才不来搞什么民族细分。
后世的民族识别工程在20世纪50年代初进行,1957年之前熊猫家有55个民族,没有土家族这个族名。民族识别是项严谨的工作,民族识别不光是学术问题,更关系到新生政权落实民族政策的政治问题。1950年湖南湘西女教师田心桃以苗族身份参加国庆观礼时,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不是苗族,而是另一个有着不同语言和民俗的少数民族--土家族。着名社会学家潘光旦通过实地调查后,对土家族予以了确认。
一匹快马飞驰,十数名随从的马被远远抛在后面,裹在了扬起的半天尘土中不见踪影。一骑领先的骑手远远地高喊:“闪开、快闪开。”
大队的筑路工人正在排队等候路边凉棚里的胡灯记录下他们今天的人工,见此情形大为不满乃口出不逊:“是哪个山外的官老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