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 第2章 靖边波浪谷(1/7)
    王象春,山东望族、吴桥首富,方圆百里最大的老乡绅。魏忠贤主持编纂的《东林点将录》比照梁山泊好汉罗列了一百单八名东林干将,王同学有幸位列其中--浪里白条王象春是也。此人之所以遭人记恨,只为做人太嚣张办事太恶毒!嚣张到几百年后还有阉党信徒特来寻仇。

    明末实权派老乡绅、东林党员王象春在几个月后的大冬天里干了这么件长脸事:朝廷官军孔友德部受命开拔去打建奴,风雪路上没有给养,花钱也买不到粮食,某个饥寒交迫的兵抢了王象春家奴的一只鸡。区区一只鸡而已!孔友德是亲自登门赔礼道歉交罚款。王家却不依不饶,指使家奴把这兵丁穿箭游营。游街便罢,只让老百姓看到,可王家偏要在孔部军中游营,此举直接点燃了孔友德和官兵们压抑许久的怒火和怨气,发动兵变投靠后金,致使后金获得了强大的火枪和炮兵部队,明朝至此丧失对后金的武器装备优势。在野文官王象春vs在职武将孔友德,王和王的党狠狠露了把脸,他们露脸了,整个汉民族则露着屁股被通古斯野人踹了268年。

    这是一次水平不高、计划不周的刺杀行动。行动目的是通过刺杀王象春让时空改变走向。和一般的行刺区别在于本次逆时空刺杀无须现场确认目标是否死亡,行动成功与否回公司就清楚了。待回到公司,迎候的同事们纷拥帮林、曹二人擦掉脸上的火药渣,替他们脱下风尘仆仆的僧袍,同时遗憾地告诉他们:第五次行动失败!

    历史主干没有变化!吴桥兵变照旧发生,孔友德还是降了后金。不过,主干不变枝叶随着他俩搅局者的出现有了争议走向:在一些文史研究资料里明确讲了,孔部抢鸡士兵与王向春家奴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拔刀杀人才被插箭游营。此为导火索,真正原因是孔友德在故主毛文龙被杀后心怀不满怠于抗金。祖大寿被围大凌河已经到了吃人肉的惨象,而从登州到吴桥短短路程,孔部走了足足两个月。你说孔友德和王象春哪个更该死?

    该死,早知道这样不如把孔友德给突突了。

    虽行动组的瘦和尚正值青春年少时,秉承着应有的业界良知,知道这个‘荣’是坚决不敢当的。但换个思路想想,五次行动失败对公司对祖国对人类固然是大不幸,但对个人履历仍大有裨益,至少知道了浪里白条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