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十几名妇女,就是朱油渣找来的。
李国安亲手叫他们如何缝制渔网,不过这缝制渔网看似简单,等真的上手后,却异常困难。
“大家不要着急,刚开始确实有些难,不过熟能生巧,大家多练习就好了。”
县城人口现在已经比汤县令在任的时候上涨了起码三成,现在每天还有不少的流民来到涪县,李国安不忍这些人受冻挨饿,都接纳了下来,不过他也事前约法三章,留下可以,但是必须干活,以工代赈。
。。。。。
李国安在县城规划了一块地,专门收入这些流民,还让人组织他们建造房屋,虽然冬天效率低了些,但是也总比让他们整日无所事事强。
李国安给他们安排的伙食,一天两顿,一干一稀,稀粥必须要保证筷子插进去不倒。
现实生活中,并不像小说那么容易,就能获取足够肉食来供给百姓,但是就这伙食标准在整个大武帝国,也算是好的了。
而且除了县衙以外,文府也开设了一间粥棚,每日由文府大小姐文锦薇亲自施粥,隔三岔五还有馒头,文锦薇也因此在百姓中声望大增。
“文小姐。”
李国安正在街上闲逛,说好听点,就是体验一下民情。
“知县大人。”
在街上撞到李国安,文锦薇也有些意外,不过还是礼貌地打招呼。
“文小姐客气了,还得多谢文小姐开设粥棚救济无数百姓啊。”
“小女子所做也是举手之劳,比不得大人孤身前往巴国筹粮,大人才是义薄云天。”
“文小姐真是客气了。”
李国安也没想到,大家不过相互寒暄一下,对方居然评价这么高,便是在脸皮厚,也有些不好意思。
“大人,今日可有空,不如坐下喝杯茶。”
文锦薇指了指旁边的茶楼,李国安隐约记得,这茶楼好像也是文府的产业。
“今天走了这没久,确实有些口渴了,那就多谢文小姐了。”
“大人,以后不要在小姐前,小姐后的,叫我名字锦薇就行了。”
两人在包间坐下后,反而没了刚才那般洒脱,都有些拘束。
还是文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