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应,你给我讲讲巴国的风土人情吧。”
郭应就是那个被朱油渣找来的翻译,生意破产后,此人就一直在涪县混日子。
朱油渣之前就认识他,这人和朱油渣在涪县贫民窟里混过一段时间,朱油渣看他可怜,有时候也会帮衬一把。
这次李国安吩咐朱油渣提前准备去巴国的事宜,朱油渣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他。
一是这次去巴国,确实需要一个翻译,另一个就是当翻译有不错的报酬,朱油渣也是想着能帮一把是一把。
郭应知道朱油渣是想帮自己,所以也非常感谢朱油渣,他也心中暗下决定,对于这次的巴国之行,一定尽心尽力。
“好的大人,不知道大人对巴国了解多少呢。”
“说实话,一点都不了解。”
郭应知道这次李国安是去巴国公干,但是具体是干什么的,朱油渣并没有告诉他,当然他也没有追问,毕竟他只是一个翻译,只需要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只是他没想到,李国安要求巴国公干,但是却对巴国一点都不了解。
“那我就简单给大家说说吧,巴国其实给外人的印象就是穷,其实也并不然。”
“那巴国很富有?”
听不到郭应这么说,李国安还以为有反转。
“大人,你觉得我大武帝国是贫穷还是富有呢?”
郭应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提了一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也很尖锐,普通大武人,根本就不敢这么说。
郭应是因为前几年经常往来巴国,所以比一般大武百姓见识更广,巧的是李国安也并非正经大武人。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不可否认大武帝国比前朝要好上很多,但是大部分百姓依旧处于贫困线以下,真正富有的人,还是那些权贵。”
郭应没想到李国安居然回答得这么直白,对李国安这种敢说的态度,颇为佩服。
“大人,其实巴国也是一样的,普通百姓日子不好过,但是并不妨碍权贵夜夜笙歌。”
“那他们到底是不是游牧民族呢?”
“准确地说巴国是半游牧民族,半农耕的一个国家,因为他们国家地势的问题,三分之一的国土是沙漠,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