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远送走释空,便带人急匆匆出府上了马车,宋谦文随行,朝着京兆尹衙门而去。
车内,宋谦文眉头紧锁:“父亲,可是要去捞六弟?”
“谦修鲁莽,却是奉命行事,我要是不把他捞出来,只怕会跟老四一样,折在牢里,你们兄弟几个皆是我的骨血,不能再出事了。”心中越发厌恶宋笙笙这个罪魁祸首。
宋谦文满脸担忧:“上次父亲才与刘令撕破脸,这次求上门,只怕刘令未必会卖父亲面子。”
“我早有预料,这次自然备足了诚意。”
宋谦文顺着宋明远的视线看了过去,看到成箱的金银,顿时明白。
父亲是要花重金将六弟捞出来。
心中酸涩,酸父亲看重六弟。
涩的是,怜悯六弟无妄之灾,也是为了他,不然这差事是要落到他身上的,六弟知他性子,替他挡了灾。
“都怪宋笙笙那死丫头,自她出府,家里灾劫不断。”
“那丫头就是个扫把星,早知今日,当初我就该把她……”
宋明远突然噤声。
宋谦文惊奇:“父亲在说什么?”
“没什么,都是陈年旧事,不提也罢,都怪我一念之仁,错已铸成,先补救吧。”
“车夫,快点。”
宋明远说完,便止住了话头,催促车夫赶路。
宋笙笙一行人已经爬上了玉女峰,一路拾阶而上,便看到了一座道观。
“这道观求子灵验的很……”
玄夜开口介绍,这个道观本是个乡野小观,是云游道士修建,后来因缘际会,附近豪绅在此求子成功,捐了大笔钱修了一条石路出来,说是方便附近百姓上山,也为了还愿。
自此道观香火便旺盛了起来,周边子嗣不顺的百姓会来此求子,回去后大多数人都顺了心意,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到远近闻名,女子婚嫁都会来此求上一求,求个心安。
道观索性更名求子观,里面供着送子娘娘。
几人一路上也遇到了不少前来上香的香客,走进大殿,更是香火缭绕,到处都是拜神求子的祈求声。
宋笙笙不喜人多,并未进殿参观,而是看了看,便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