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妤不知道,她的密信,不止太子看到了,帝后都看到了,一家三口不愧是一家人,有口一致的认为,这个平阳侯府的假千金不太聪明呀!
这也就是幸好有这样的奇遇,否则就这个脑子,只怕早晚会被抛弃了,还要问一声为什么。
太子随后让太子妃以她的名义送一份厚礼过去,但因着宋知妤的特殊性,太子本人都没上一面,太子妃那儿更是瞒得滴水不漏。
“嬷嬷,你说太子这是什么意思?”太子妃一脸忧愁地问她的陪嫁嬷嬷。
这个嬷嬷是她娘的管事嬷嬷,又是从小看着她长大的老人,手段很厉害,才被太子妃的母亲放到陪嫁的名单里,一起来东宫,协助太子妃。
王嬷嬷挥手让屋里的人都退下了,这才上前,轻捏着太子妃的双肩,宽慰说:“太子妃,甭管太子是什么意思,皇上已经下旨收宋家大小姐为义女,那她就是太子的亲妹妹,更何况会将名字记在皇后名下,两人在礼法上就是正儿八经的嫡亲兄妹。”
太子妃垂眼,她也才二十出头,有些忧愁地说:“但是太子一直想拉拢平阳侯府,以往太子都没有机会,现在好不容易寻到了理由。”
毕竟太子当年定太子妃的时候,皇后和他都是属意平阳侯府。
即使宋家大小姐比太子小了好几岁,太子也表示可以等到十八。
可惜平阳侯府不让女儿入东宫,随后就同意了卫国公府的婚事。
她是太子退而求其次挑的太子妃。
“我的太子妃娘娘,您可千万别左了性子,胡思乱想呀!这话传出去会让人笑话的,而且也会给太子抹黑,拖太子的后腿,太子虽得皇上看重,可下面几个弟弟年岁相差不多,万不能行差踏错,落人口舌。”王嬷嬷急了。
她虽然知道太子妃对这门婚事,有些心结,但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
“不如将夫人请来东宫坐坐,太子妃也有些时日未见夫人了吧?”王嬷嬷见她劝不住,便想找个能劝住的人来说说。
太子妃沉下脸色,不悦地责问:“王嬷嬷这是什么意思?你要明白,你现在是谁的人,本宫不想再听到这样的话。”
王嬷嬷心里苦。
她家太子妃终归是年纪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