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陆青,是个古董修复师,受朋友之托前往浙北一座偏远古镇,修复一幅民国时期的刺绣屏风。据说这屏风来自镇上最大的许宅,宅子里的主人接连遭遇怪事,认定是屏风作祟,急于脱手。
抵达古镇时正值深秋,细雨绵绵。许宅坐落在镇子最深处,黛瓦白墙爬满青苔,两扇朱漆大门斑驳剥落,门环上挂着褪色的红绸。管家王伯领我进门,穿过九曲回廊,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与淡淡的药香。
屏风被安置在后院厢房,展开足有两米宽。画面上绣着十二位仕女,她们或执团扇,或抚古琴,神态栩栩如生。奇怪的是,每一位仕女的眼睛都蒙着黑纱,丝线细密,针脚却凌乱得反常。我凑近细看,发现黑纱下隐约透出暗红丝线,像是干涸的血迹。
\"这屏风是老爷从南洋商人手里购得,\"王伯压低声音,\"自从摆进宅子,夜里总传来绣花绷子的响动,二小姐的房间还莫名出现带血的绣帕。\"话音未落,厢房外突然传来瓷器碎裂声,紧接着是女人的尖叫。
我冲出去,看见一位年轻女子瘫坐在地,面前的瓷碗摔得粉碎。她脸色惨白,手指颤抖着指向屋内:\"屏风屏风上的人动了!\"我返回厢房,却见屏风上的仕女依旧静止,只是右下角那位的黑纱不知何时滑落,露出一双空洞的眼眶。
当晚,我留宿在许宅。子夜时分,一阵细碎的\"笃笃\"声将我惊醒。声音从隔壁传来,像是银针反复戳刺绸缎。我轻手轻脚起身,透过门缝望去,月光下,一个身着月白嫁衣的女子背对我坐在绣架前,青丝如瀑,手中银针上下翻飞。她绣的正是那幅屏风,而绣布上的仕女,竟与我白日所见一模一样。
\"姑娘也爱刺绣?\"女子突然开口,声音婉转却透着寒意。我僵在原地,看着她缓缓转头——她的脸布满针孔,嘴角被丝线缝合,右眼处插着一根锈迹斑斑的银针。我想尖叫,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女子轻笑一声,身影突然消散,只留下绣架上半幅未完成的绣品,上面用血线绣着\"还我命来\"。
次日,我向王伯打听那女子的来历。他面色凝重,从箱底翻出一本泛黄的日记。原来民国年间,许宅曾有位绣娘阿绫,因绣技出众被许家老爷强纳为妾。正房太太嫉妒她的美貌与手艺,设计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