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又过了七八日。
尚宫局杂役房的整顿,在苏锦屏的细致管理下,已经初见成效。工具房的账目清晰了,休息室的争吵也少了,宫女太监们干活都比以前利索了些。崔嬷嬷看在眼里,对苏锦屏的能力愈发认可。
而苏锦屏负责的另一项差事——查验封装御前及各宫主位物品,也进行得有条不紊。她那套看似繁琐的“双人核对、特制封条、详细记录”的流程,虽然一开始让不少人觉得麻烦,但几次下来,大家也渐渐习惯了,并且发现,这样做确实能大大减少出错的几率。
一切看起来都很平静,甚至有点……过于顺利了。
苏锦屏心里那根弦,却始终不敢放松。她总觉得,丽嫔那边不可能就这么善罢甘休。越是平静,就越可能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她的预感,很快就应验了。
这天,是尚宫局例行往御书房送一批新制文房四宝的日子。其中,就有皇上最近十分喜爱的那方“江山如画”端砚。
按照流程,这些物品在送往御书房之前,都要经过苏锦屏这里的最后查验和封装。
负责运送这批文房的是内务府的两个小太监,其中一个,正是之前跟小林子、小禄子他们关系不错,也曾得过苏锦屏“鞋垫”之惠的小夏子。
另一个,则是个生面孔,看起来有点木讷,不怎么说话。
苏锦屏和小翠,以及另外两名尚宫局指派过来协助的、经验丰富的老宫女(名义上是协助,实际上也有监督的意思),一起在流云轩的偏殿里,对这批文房进行查验。
偏殿里光线充足,桌子上铺着干净的白棉布。
小夏子和那个生面孔太监,小心翼翼地把一个个用锦盒装着的笔、墨、纸、砚拿出来,放在桌上。
苏锦屏拿起登记册,开始逐一核对品名、数量。
“徽州李廷珪墨,五锭,无误。”
“澄心堂纸,一刀,无误。”
“湖州诸葛氏狼毫笔,三支,无误。”
……
一切都很顺利,每一件物品都完好无损,与登记册上的记录也完全吻合。
轮到那方“江山如画”端砚时,苏锦屏更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她知道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