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宫局杂役房的整顿,在苏锦屏有条不紊的推进下,渐渐显现出了成效。
工具不再随意丢失损坏,领用归还有了章法。休息室的争抢少了,宫女太监们脸上的怨气也淡了些,干活的积极性似乎都高了不少。
这些细微的变化,崔嬷嬷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她不止一次在皇后面前称赞苏贵人“有章法、有手段,是个难得的管事之才”。
皇后对苏锦屏的表现也颇为满意。
她原本只是想“试玉”,却没想到这块“玉”还真能发光。虽然杂役房只是后宫中最不起眼的一角,但能把这么个老大难的地方管得井井有条,也足以证明苏锦屏的能力。
于是,在崔嬷嬷的建议和皇后的首肯下,苏锦屏“协理杂役房事务”的差事,又被悄悄地加重了一点点担子——除了日常管理,她还需要负责监督尚宫局各司送往御前、以及各宫主位娘娘处的重要物品的最后查验和封装。
这活儿,看似简单,实则责任重大。
御前和各宫主位娘娘用的东西,哪一样不是精挑细选、贵重无比?万一在查验封装环节出了什么纰漏,比如东西损坏了,或者……更严重的,被人动了手脚,那苏锦屏这个负责最后把关的人,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这既是信任,也是……更大的考验。
苏锦屏心里跟明镜似的。她知道,皇后这是在给她加码,也是在给她机会,让她接触到更高层级的事务,为将来可能更重要的“差事”做准备。
她自然是欣然领命,并且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丝毫不敢懈怠。
她制定了一套极其严格的查验和封装流程:每件物品都要双人核对品名、数量、完好程度,然后当面封装,贴上特制的封条(她用自己调制的、干了之后会变色的植物汁液做了点手脚,一旦封条被动过,颜色就会有细微变化,很难仿制),最后还要在登记簿上详细记录经手人、查验人、封装时间和物品状况。
这套流程,在这个时代看来,简直是繁琐到了极点。但苏锦屏坚持推行,并且亲自监督。她知道,越是重要的环节,越要注重细节,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
如此一来,倒是真的杜绝了不少以往常见的“意外”和“疏忽”。尚宫局送出去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