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宫里,丽嫔自从在宁嫔那里“得到启发”后,就一直在暗中琢磨着怎么实施她那个“寿礼陷阱”的计划。
她知道,直接去跟皇上说,让苏锦屏献上寿礼,目的性太强,容易引起皇上的疑心,甚至可能让皇后那边不快(毕竟苏锦屏刚刚“受了委屈”,皇后可能还会对她有点同情)。
必须……用一种更“自然”、更“不经意”的方式,把这个“点名”的任务,交到皇上或者皇后手里。
而且,她不能亲自出面。她得找一个合适的“传声筒”,一个既能接触到皇上皇后、又看似跟她没什么直接厉害关系、还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的人。
丽嫔在宫里经营多年,人脉自然是有的。她想到了一个人——皇上身边的一个秉笔太监,姓王,叫王瑾。
这个王瑾,年纪不大,但心思活络,极会看眼色,很得皇上信任,经常随侍在御书房。丽嫔之前因为家里父亲的关系,曾对他有过一些小恩小惠,王瑾也一直对她毕恭毕敬,算是个可以利用的人。
丽嫔找了个机会,在御花园里“偶遇”了王瑾。
一番嘘寒问暖、旁敲侧击之后,丽嫔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提起了苏锦屏。
“王公公啊,” 丽嫔用帕子掩着嘴,娇声笑道,“本宫最近倒是听说了件趣事。说流云轩那位苏才人,心思可巧了,不仅会做什么新奇的针线活,还会用什么树枝石子做玩意儿,连口琴都会吹呢!上次赏花宴,皇上和皇后娘娘都夸她呢。”
王瑾何等精明,一听就知道丽嫔这话里有话。
他连忙躬身笑道:“娘娘说的是。苏才人确实……有几分与众不同。皇上那天听了她的口琴,心情似乎都好了不少呢。” 他顺着丽嫔的话说,不得罪人。
“是啊。” 丽嫔点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好奇”和“赞赏”,“本宫就在想啊,苏妹妹这般有巧思,若是能把这份心思,用在正道上,那该多好?
比如……再过几日就是太后娘娘的寿辰了,虽然不大办,但也是一番心意。若是苏妹妹能做件既新奇有趣、又能合乎礼数、还寓意吉祥的寿礼,呈给太后娘娘,想必太后娘娘一定会龙心大悦,皇上和皇后娘娘脸上也有光彩不是?”
她这话,说得冠冕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