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景仁宫回来,苏锦屏立刻把自己关在了流云轩那间简陋的偏殿里,进入了“闭关”状态。
皇后的那番“点拨”,信息量巨大,也极其关键。
太后忌讳喧闹、不吉、过于灵动的生灵图案。
这意味着,那些单纯追求视觉冲击、或者寓意不够庄重的“新奇”玩意儿,肯定不行。比如,之前她想过用皮影演绎活泼的佛经故事,可能就有点悬了。
太后偏爱清净、祥和、寓意长寿康宁的瑞草嘉木、莲花、祥云等图案。 这给她指明了创作的方向,必须往“吉利”、“平和”、“佛意”上靠。
太后眼神不好,喜欢大气、寓意明显的物件。 这说明,那些过于精巧细致、需要仔细琢磨才能看懂的东西,也不合适。寿礼必须直观、大气、寓意一目了然。
最关键的是,太后礼佛之心甚诚。 这意味着,如果寿礼能巧妙地与“佛法”结合,并且体现出足够的“诚意”和“敬意”,那绝对是最大的加分项!
综合这些信息,苏锦屏对她之前构思的“光影盛宴”方案,进行了调整和细化。
她最终决定,要制作一个——大型祈福转经轮光影灯。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复杂,但核心原理其实就是走马灯的升级版,再结合一点点现代光学和材料学的知识(当然,是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方式和材料来呈现)。
目标效果:
视觉上: 要有一个相对“大气”的、能转动的装置。
装置的材质要显得“朴素”而“自然”(符合她的人设),但转动起来,通过内部光源(蜡烛或油灯)和特殊材料(比如她要小林子他们弄来的铜镜、琉璃珠),投射出柔和、变幻、充满禅意和吉祥寓意的光影图案。
内容上: 投射出的光影图案,不能是复杂的故事,而是要选择太后喜欢的、寓意吉祥的元素,比如旋转的莲花、流动的祥云、或者……梵文的“卍”字符(代表吉祥万德)?甚至是……一些象征长寿安康的、经过艺术处理的瑞草图案?图案要简洁、清晰、容易辨认。
意境上: 要营造出一种庄重、祥和、甚至有点“神圣”的氛围。转动的光影要缓慢、柔和,不能刺眼,最好能配合一点点……若有若无的、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