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长途汽车站弥漫着柴油和早点摊的味道。明远把背包甩到肩上,回头看了眼候车大厅的时钟——六点十五分,距离发车还有二十分钟。
手机震动起来,是小雨的信息:\"到医院了,李叔叔昨晚睡得不错,别担心。路上小心。\"
明远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手指在屏幕上轻点:\"谢谢,到了联系你。\"
汽车驶出车站时,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明远靠在窗边,看着熟悉的街景逐渐后退,最终被高速公路两侧的田野取代。他掏出那枚铜钥匙,在晨光中细细端详。钥匙很旧,齿口已经有些磨损,柄部刻着模糊的\"临江邮政\"四个字。
\"到底是什么秘密\"明远喃喃自语,将钥匙收回口袋。
三个小时后,汽车驶入临江市区。与清河镇的宁静不同,临江是个热闹的中等城市,高楼林立,街道上人流如织。明远按照导航找到了青松路——一条老城区的小路,两旁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红砖居民楼。
27号是一栋六层老楼,单元门口的信箱排成一列,锈迹斑斑。明远的心跳加速,手指微微发抖地掏出钥匙。标着\"307\"的信箱锁孔已经生锈,他试了几次才把钥匙插进去。
\"咔嗒\"一声,信箱门弹开了。里面堆满了灰尘和蛛网,只有一叠用橡皮筋捆着的信件安静地躺在角落。明远取出那叠信,最上面一封的邮戳已经模糊,但还能辨认出\"1992年\"的字样。
他找了附近的一家小茶馆,要了杯龙井,在角落的位置坐下。拆开第一封信时,一张黑白照片滑落出来——照片上是年轻的父亲和一个陌生女子站在江边的合影。父亲那时约莫二十五六岁,穿着白衬衫和当时流行的喇叭裤,搂着女子的肩膀,两人笑得灿烂。女子约二十出头,扎着两条麻花辫,正是怀表照片里的人。
明远的手开始颤抖。他从未见过父亲这样开怀大笑的样子。
信纸已经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
\"建国:
见字如面。你走后的每一天,江边的柳树都在提醒我你的存在。医生说我们的孩子很健康,但我总担心这孱弱的身子能否平安把他带到世上。若是个男孩,就叫他"远"吧,愿他比我们走得更远,见我们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