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深知肩负的使命重大,为了寻得能传承医术与医德的合适人选,她开启了漫长且细致的寻觅之旅。集市,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是她的第一站。每逢集市日,苏瑶总会身着一袭朴素的衣衫,穿梭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她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在摊位前忙碌的少年。
在一处卖果蔬的摊位前,一位身形清瘦的少年正热情地招呼着顾客。他满脸笑容,眼睛眯成了弯弯的月牙,手中熟练地为顾客挑选着最新鲜的蔬果。一位年迈的妇人前来购买青菜,因眼神不好,挑挑拣拣了许久,周围的顾客开始有些不耐烦,小声嘟囔着。但那少年始终耐心十足,不仅没有丝毫厌烦,还轻声安慰老妇人:“大娘,您慢慢挑,咱这菜都是今儿个一大早刚从地里摘的,颗颗都新鲜着呢。” 苏瑶在一旁默默观察,心中暗自点头,这少年的耐心与善良正是医者所需的品质。然而,在后续的观察中,她发现少年在面对一些复杂情况时,缺乏沉稳与应变能力,这对于一名医者而言,是较为关键的短板,苏瑶虽感可惜,但仍继续寻觅。
学堂,向来是孕育希望与梦想的摇篮,苏瑶自然也不会错过。她时常悄悄走进学堂附近,佯装成路过的行人,实则是为了倾听年轻学子们的交谈。一日,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学堂里的学子们课间休息,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其中一个少年慷慨激昂地说道:“吾辈当胸怀大志,将来要考取功名,为百姓谋福祉,让这世间少些疾苦。” 苏瑶听到这话,心中一动,走上前去,温和地询问少年:“若让你以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你可愿意?” 少年愣了一下,随后有些犹豫地回答:“医术虽好,可我一心想在仕途有所作为,觉得那才能施展更大抱负。” 苏瑶微笑着点头,心中明白,志向不同,强求不得,于是继续在学堂的各个角落寻觅着那个与中医有缘之人。
医馆,本就是苏瑶最为熟悉的地方,这里来来往往帮忙的学徒,也成了她重点观察的对象。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小伙来到医馆帮忙打扫卫生。他身形挺拔,面容质朴,眼神中透着一股憨厚劲儿。正值午后,医馆里人来人往,一位患者捂着肚子,脸色苍白,脚步踉跄地走进医馆。小伙见状,立刻放下手中的扫帚,几步上前,轻轻搀扶住患者,关切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