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天起,崔婉的信心大增。她开始主动为病人诊治,遇到疑难杂症就和苏瑶讨论。她的医术日益精进,很快就成了药铺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崔婉听完苏瑶的解释,微微皱眉,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索之中。她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之前听闻的几个病例,那些患者症状相似,服用的药方看似相同,可康复的进程与最终效果却大相径庭。她轻声呢喃道:“这么说来,即使病症表象一致,每个人独特的体质、生活环境,还有那捉摸不定的情绪状态,都像是一把把独特的钥匙,开启着不同的健康之门。这中医之道,果真是博大精深啊。”
苏瑶见崔婉如此专注思考,眼中满是欣赏,继续说道:“没错,就拿体质来说,有人阳虚,有人阴虚,阳虚者本就畏寒怕冷,用药时便要适当增添温阳之物;阴虚者易燥热,那清热滋阴之剂就得斟酌使用。生活环境也不容小觑,长期生活在潮湿之地的人,体内湿气往往较重,用药就得注重祛湿利水;而身处干燥地区的人,滋阴润燥则成了关键。还有情绪,长期焦虑抑郁之人,肝气易郁结,调理时疏肝理气便极为重要。”
崔婉一边认真聆听,一边不住地点头,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愈发浓厚的求知欲。她急切地问道:“苏姐姐,那这体质、生活环境和情绪状态,具体该如何判断呢?又该如何依据这些,精准地调整药方呢?” 苏瑶轻轻拍了拍崔婉的肩膀,笑着说:“这可就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与临床经验的积累了。判断体质,要从面色、舌象、脉象等多方面综合考量;了解生活环境,得询问患者的居住地点、工作性质等;洞察情绪状态,就得和患者耐心交流,观察他们的神情举止。至于调整药方,更是一门学问,需熟知每味药材的特性、功效,以及它们相互搭配产生的作用。”
崔婉深吸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决心。她望着苏瑶,坚定地说:“苏姐姐,我一定要深入学习中医知识,我想弄明白每一个细节,帮助更多的人。既然五禽戏能让我的身体逐渐变好,那我也希望通过学习中医,让更多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之道。” 苏瑶看着崔婉那充满斗志的模样,欣慰地笑了,她知道,崔婉又在探索健康与知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从那天起,崔婉一头扎进了对各种药材特性的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