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医女的大唐恋歌 > 第62章 传承发扬(1/4)
    崔婉听得聚精会神,手中的笔不停地在本子上记录着,听到此处,忍不住又问道:“苏老师,那这些中药的使用有什么讲究吗?”

    苏瑶走回座位,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说道:“中药的使用讲究可多了。首先是配伍,中医讲究君臣佐使,一个方剂中,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药力居方中之首;臣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的作用比较复杂,有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还有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以及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使药则有引经药和调和药之分,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调和药则有调和诸药的作用。比如经典的方剂‘麻黄汤’,麻黄为君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为臣药,助麻黄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杏仁为佐药,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平喘之功;甘草为使药,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这四味药相互配伍,共同发挥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

    “其次,中药的炮制也极为重要。不同的炮制方法会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比如地黄,生地黄性寒,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等病症。但经过炮制后成为熟地黄,其性微温,能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主要用于治疗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等病症。这就是炮制对药物功效的巨大影响。而且,中药的煎煮方法也有诸多注意事项,煎煮器具、加水量、煎煮时间、火候等都会影响药效。一般来说,煎煮中药宜用砂锅、瓦罐,因其受热均匀,性质稳定,不会与药物发生反应。加水量要根据药物的种类、剂量以及煎煮时间等因素来确定,一般以高出药面 3 - 5 厘米为宜。煎煮时间和火候也因药物而异,一般解表药煎煮时间较短,用武火(大火)煮沸后,再用文火(小火)煎煮 10 - 15 分钟即可;而补益药煎煮时间较长,需先用武火煮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