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祥嗅了嗅作坊里的酒味,回想起自己第一次闻到这个味道时,回家睡了一天一夜,险些把夫人吓坏了,忍不住笑着回答。
“陛下,不是酒洒了,这是蒸馏器密封不严,酒气漏出来了,臣担心味道跑出去,让人发现,把门窗钉紧了,这才越积越浓。”
薛祥特意指着作坊里十几个烧火的壮汉。
“他们现在被酒气熏得,都练出了千杯不醉的海量了。”
朱元璋一下子不知道该从何处开始震惊了。
这么浓郁的酒气,居然不是洒了酒,而是在酿酒的过程里泄露出来的酒气。
这说明什么?
说明杂粮酒酿成了!
而更令他震惊的是,薛祥提到的蒸馏器,难道是乖孙说的蒸馏酒的蒸馏器吗?
“彦祥,什么是蒸馏器?在哪里呢?咱怎么没瞧见?”
朱元璋四处张望,最终视线定格在老四提到过的那一个个大铁锅上。
隔着窗子看,这东西确实像是大铁锅上套了一摞高的蒸笼似的模样,但离得近了才发现,这根本不是铁做的,而是锅上放着一人高的椭圆形大木桶。
大木桶的上方还有一堆木管,七拐八拐的连接着另一个半人高的木桶。
有的木桶上则没有,没有木管的肚子较大,也不知道里头装着什么。
作坊里最奇怪的就是这些东西了,朱元璋指着大木桶问:“这就是蒸馏器吗?”
“陛下知道杂粮酒的配方,不知道蒸馏器为何物?”
薛祥脱口而出,说完意识到自己话密了。
杂粮酒的配方极可能是别人上交给陛下的。
因为陛下要是会酿酒的话,早就成富家翁了,有没有如今的大明朝还要两说呢。
生怕自己再说错话,薛祥赶紧收回发散的思绪,眼见陛下是真的不知道蒸馏器为何物,便仔细地讲解起来。
“据目前有记载的书籍来看,蒸馏器始于东汉,原本是用来提取丹药用的,积体不大,后来传到前朝,融入了西边沙漠国家的一些法子,开始拿来制作烧酒,就是苦寒之地爱喝的那种辣口的酒,只是这种酒多是贵族饮用,不仅产量低,消耗还大,陛下没听说过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