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抬起手腕,手镯放出一个全息屏幕,仔细看了起来。
‘周历3075年,9月28日,11点12分至11点25分’
‘监测对象:【机密】’
‘监测年龄:二十二周岁’
‘监测肌体指标:净身高181,净重745kg(含21kg未排泄杂质);
体脂率14,脂肪压缩率120,脂肪容热效率21kcal\/g,肌肉容热效率10kcal\/g;
平稳新陈代谢率kcal\/d,本次监测巅峰新陈代谢率kcal\/d。’
‘觉醒周期:小于60分钟’
‘觉醒倾向:能量控制与释放(仅监测超能内容)’
‘本次监测能量释放基本形态:蓄能冲击’
‘本次监测能量释放基本路线:蓄能,构架-蓄能,释放’
‘本次监测能量释放调动总量:可监测部分kj’
‘本次监测能量消耗种类分析:生命能占比84‰,未知能量占比9916‰’
‘本次监测能量损耗途径分析:一次蓄能0,构架0,二次蓄能0,释放9741,散逸217,未知去向042’
‘本次监测能量释放构架原理分析:蓄能、构架、释放均出现了疑似洛伦兹力效应,能量冲击疑似场能约束能量实体,能量实体无法探测,能量实体表现疑似具备自我逻辑构架。’
‘本次监测能量释放结果分析:标靶命中率100,结果存在疑似未知粒子裂变和疑似分子链断裂混合作用,无辐射效应;
结果检测,平面死亡半径268,重伤半径689,轻伤半径1212;
平面死亡半径内出现烧灼表现,重伤及轻伤半径内烧灼表现逐步减弱,最远烧灼表现距中心点1674,判定有效杀伤半径1674;
综合数据判定当量对标约5200kg tnt。’
‘本次监测能量释放优点:能量实体疑似具备自逻辑,可能具备自导功能;能量实体超音速而未产生任何音爆且飞行过程未产生任何空气流动,具备强隐秘性。’
‘本次监测能量释放缺陷:蓄能与构架时间过长,一次蓄能耗时12s,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