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璟沉默不语,只是握紧了腰间的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回营路上,暮色渐沉,热风卷起道旁黄沙,发出沙沙声响。曹璟策马缓行,面色阴沉如铁。羊徽瑜侧目望见丈夫紧锁的眉头,轻轻催马上前,与他并辔而行。
\"夫君,\"她柔声道,声音如同秋夜里的一缕暖风,\"此事不能全怪百姓。淮南连年战乱,水患频发,赋税又重,他们也是走投无路才\"
\"我知道!\"曹璟突然打断她,声音冷硬如冰。他猛地一勒缰绳,战马嘶鸣着停下脚步。羊徽瑜看见丈夫的手紧紧攥着马鞭,指节都泛出了青白色。
曹璟深吸一口气,强压下胸中翻腾的怒火:\"徽瑜,我不是气那些百姓。我气的是诸葛诞!\"他一字一顿地吐出这个名字,仿佛在咀嚼着什么苦涩的东西,\"堂堂扬州刺史,朝廷重臣,治下百姓竟沦落至此!他除了派兵镇压,可曾想过半点安抚之策?\"
羊徽瑜沉默片刻,轻声道:\"诸葛将军毕竟擅长军务\"
\"军务?\"曹璟冷笑一声,\"他以为治理地方就像带兵打仗吗?只知道用刀剑说话!\"他猛地挥鞭指向远处隐约可见的村落,\"你看看那些茅屋,看看田里枯黄的庄稼!让他继续执掌扬州,只会逼得更多百姓投奔东吴!\"
说到这里,曹璟忽然顿住了。他眯起眼睛,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脑海——陆凯!
那个总是面带温和笑容的儒雅男子浮现在他眼前。陆凯,东吴名将陆逊之侄,陆抗之兄。当年随弟投魏时,朝中还有人质疑其忠诚。可这些年在关陇任职,不仅政绩斐然,更难得的是深得民心。更重要的是,他是地道的江东人士,熟悉南方水土民情
曹璟眼中精光乍现,当即转头对紧随其后的亲卫喝道:\"取笔墨来!\"
亲卫慌忙下马,从行囊中取出笔墨绢帛。曹璟就着马背疾书,笔走龙蛇。羊徽瑜好奇地凑近,只见丈夫写道:\"调雍州别驾陆凯出任扬州刺史,即日赴任淮南百姓,免税三年…”
\"夫君此举甚妙。\"羊徽瑜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嘴角微微上扬,\"陆氏一族在江东素有威望,陆凯又素有贤名。让他来治理淮南,定能安抚民心。\"
曹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