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他松开笔杆,指尖因久握而微微颤抖,指腹上还沾着未干的墨迹。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黑沉沉的夜色。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但乌云依然密布。谯周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厚重的雨幕,看见了汉中焚烧的农田,看见了扶老携幼逃难的百姓,更看见了姜维那双固执而炽烈的眼睛——那眼睛里燃烧着北伐的执念,却看不到蜀汉百姓的苦难。
\"这样下去,蜀汉危矣\"谯周低声呢喃,声音里满是沉痛。他缓缓卷起竹简,用颤抖的手系好丝带,心中已经下定决心要将这份谏言呈递给陛下。哪怕得罪权贵,哪怕触怒姜维,他也要为蜀汉的百姓争一线生机。
《仇国论》一出,整个蜀汉朝野顿时沸腾起来。成都城内,无论是达官显贵的府邸,还是寻常百姓的院落,处处都在议论这篇惊世骇俗的文章。
在城南最大的书肆前,一群学子挤作一团,争相传阅刚刚刻印出来的《仇国论》。竹简在众人手中传递,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
\""夫以区区之蜀,当天下之众,此必亡之势也"\"一个青衫学子低声诵读着,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
\"荒谬!\"旁边一个身材魁梧的学子突然拍案而起,震得案几上的茶盏都跳了起来,\"谯大夫此言大谬!若不北伐,难道要坐以待毙,等着魏人打上门来吗?\"
\"可他说得不对吗?\"一个穿着粗布衣衫的儒生指着竹简上的字句,手指微微发抖,\""民力已竭,府库空虚,而犹驱之赴死,岂仁者所为?"这说的难道不是实情?\"
茶馆里,说书人将《仇国论》的内容编成了通俗易懂的俚曲,用沙哑的嗓音唱着:\"打仗打仗年年打,百姓家中无余粮\"围观的人群中,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蹲在墙角,嚼着干硬的麦饼,浑浊的眼中泛着泪光:\"打来打去,苦的还是我们这些种地的我家的牛都被征走了\"
酒肆中,几个喝得满脸通红的军士正在大声争论。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壮汉拍桌怒骂:\"谯周这老匹夫,我看就是魏人派来的细作!\"唾沫星子溅得到处都是。
\"放屁!\"旁边一个瘦高的老兵猛地站起来,酒碗重重砸在桌上,\"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