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笏板,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长安
雍州刺史鲁芝站在长安太学广场的高台上,春风拂过他略显花白的鬓角。他望着台下整齐列队的八百名寒门士子,心中既欣慰又感慨。这些年轻人大多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衫,有些人的鞋履已经磨破了边角,但他们的脊背挺得笔直,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
\"诸位学子,\"鲁芝清了清嗓子,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你们都是从各地选拔出来的寒门俊才,深知民间疾苦。\"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面庞,\"此次前往四州协助推行均田制,责任重大啊。\"
站在前排的年轻士子王明忍不住攥紧了拳头。他想起家乡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们,想起自家那几亩薄田养活不了一家人的窘境。此刻他的心跳得厉害,手心都沁出了汗珠。
\"均田制关系天下百姓的生计,\"鲁芝继续说道,语气渐渐严肃,\"诸位务必秉公执法,不得徇私舞弊!若有违者,莫怪本官不讲情面。\"
\"鲁公放心!\"王明激动地跨前一步,声音因兴奋而微微发颤,\"我等寒门学子,深受朝廷栽培之恩,必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他身后一个叫柳珽的瘦高个士子也跟着喊道:\"就是!我们这些穷书生,最知道老百姓的苦处!\"说着说着,他的眼圈竟有些发红,想起了自己那个为了供他读书而累弯了腰的老父亲。
广场上顿时响起一片激昂的应和声。这些年轻人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要为民请命,有的发誓要秉公执法。他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光彩,眼中跳动着希望的火焰。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更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良机。
鲁芝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好!有这份心志就好。三日后启程,各自做好准备。\"说完,他转身离去,心中已在盘算着如何为这些年轻人安排合适的职位。
士子们三三两两地散去,个个脸上都带着掩不住的兴奋。王明和柳珽并肩走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未来的打算。
\"柳兄,你说咱们会被派到哪儿去?\"王明搓着手问道,眼睛里闪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