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泾阳县城的轮廓已经隐约可见。李昀深吸一口气,闻到了空气中飘来的麦香。他忽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父亲下地干活的情景,那时候的麦香也是这样浓郁。这个回忆让他心头一暖,更坚定了此行的决心。
\"加快些速度吧,\"李昀对同伴们说,\"争取在天黑前进城。明日一早,我们就去拜访县里的三老,好好听听百姓们的想法。\"
马队加快了步伐,官道上扬起更高的尘土。李昀望着越来越近的城墙,心中既有期待,又带着几分忐忑。他知道,这次宣慰之行,将是对他们这些年轻官员的第一个真正考验。
第二日正午,炽热的阳光炙烤着田间地头。李昀一行人骑着马,沿着田埂缓缓前行。马蹄踏在松软的泥土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汗水顺着李昀的额头滑落,他抬手擦了擦,目光扫过眼前金黄的麦田。
正在劳作的农人们听见动静,纷纷直起腰来。他们用粗糙的手掌抹去脸上的汗水,好奇地打量着这支衣着光鲜的队伍。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拄着锄头,眯着昏花的眼睛,迟疑地问道:\"贵人们这是要去哪儿啊?\"
李昀勒住马缰,翻身下马时靴子溅起些许尘土。他整了整衣冠,拱手作揖道:\"老丈,我们是朝廷派来的宣慰司吏,特来宣讲新政。\"
\"新政?\"老农将信将疑地打量着他们,布满老茧的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锄柄,\"听说现在孩子去当府兵,家里能免赋税?\"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期待,又夹杂着些许不安。
\"正是。\"李昀从怀中取出一卷盖着朱红大印的文书,小心翼翼地展开,\"不仅如此,府兵子弟还能优先入公学读书。\"他说着,目光扫过田间劳作的青壮年,\"您家可有适龄的孩子?\"
老农的儿子李大牛正在不远处捆麦子。这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听到这话,手里的动作明显慢了下来。他今年刚满十八,正是当府兵的年纪。麦秆在他粗糙的手中发出轻微的断裂声,他的心跳突然加快了。
\"爹\"李大牛直起身,欲言又止。他既想去搏个前程,又担心离家后年迈的父亲没人帮衬。这个念头在他心里盘旋已久,此刻被李昀的话一激,更是翻涌不止。他偷偷打量着那位官爷,注意到对方腰间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