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这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的陷阱,辩解也是徒劳。
\"夏侯泰初,你还有何话说?\"司马昭得意地问道。
夏侯玄抬起头,目光平静如水:\"成王败寇,何必多言?\"他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只是没想到,子元兄为了对付我,竟如此大费周章。\"
司马昭脸色一沉,挥手道:\"带走!\"
当夏侯玄被押出府门时,天空飘起了细雪。他仰头望了望灰蒙蒙的天色,忽然想起今日原是自己三十岁的生辰。雪花落在他的脸上,冰凉刺骨,却不及心中的寒意。他知道,这一去,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洛阳皇宫内,金銮殿上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重病缠身的曹叡勉强支撑着坐在龙椅上,蜡黄的面容上布满细密的汗珠。他的目光扫过殿中群臣,发现今日朝堂上的气氛格外诡异。
\"陛下,\"孙资手持笏板,缓步出列,声音中带着刻意的沉痛,\"臣有要事启奏。\"
曹叡微微抬眼,虚弱地问道:\"爱卿有何事?\"
刘放紧随其后,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高声道:\"臣等已查明,夏侯玄勾结外臣,意图不轨!这是他的认罪书,请陛下过目!\"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哗然。几名大臣交换着眼色,而更多的官员则立即跪倒在地,齐声高呼:\"请陛下治夏侯玄之罪!\"
曹叡的手指微微颤抖着接过认罪书。他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字迹,心中疑窦丛生——这字迹虽然模仿得极像,但某些笔画转折处仍能看出破绽。他抬头望向站在殿中的夏侯玄,只见这位素来刚正不阿的大臣挺直腰背,脸上写满了不屈。
\"夏侯爱卿\"曹叡声音沙哑,\"你可认罪?\"
夏侯玄上前一步,重重地跪在地上:\"陛下明鉴!臣冤枉!这认罪书绝非出自臣手!\"
孙资立即冷笑道:\"证据确凿,还敢狡辩?\"
刘放也附和道:\"陛下,夏侯玄罪证确凿,若不严惩,恐难以服众啊!\"
曹叡的目光扫过满朝文武,发现几乎所有人都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他的心中涌起一阵悲凉——这些往日里口口声声忠君爱国的大臣们,此刻竟无一人敢为夏侯玄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