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滶派人出来谈判,说是只要见到王直的老母发妻,便彻底屈服,解散底下三千部众。得知情况后,俞大猷和戚继光眉头顿舒,相顾大笑,这事胡宗宪就根本没向两人隐瞒。因此两人都是知道“王直的老母发妻”,早死在监狱里。
如今王滶还想见人,那是万万做不到的。既然在王滶眼中,此二人如此重要,那么就可借题发挥,激怒他先动手,再趁机反扑剿灭。如今作为对手的解放军不仅人少,更失了地利。在己方绝对优势兵力的海陆包围攻击下,必可轻易全歼。
戚继光让来人回告王滶,就说王直的老母发妻几年前早死了。别说没有活人,其实连尸骨都不知道上哪了。
王滶听罢,果然大怒,不顾一切,立即处死夏正,并下令开火。两军陷入激烈交锋。俞大猷和戚继光从前都没实打实地和解放军交过手,认为和那些不堪一击的盗寇应该差不多。而且就算再勇猛善战,在人数已少,又失先机和地利的情况下,应该成不了气候。
哪知开打后,官军根本占不到上风。要不是解放军船偏少,而官军船只众多,将港口完全封住,只怕能让解放军突围而走。
虽然战况不利,俞大猷和戚继光却依旧胸有成竹,毕竟解放军已经陷在重围里了。己方的后勤供给及生力军都是源源不断。而解放军无论人员还是物资,都是越战越少。胜负只是时间问题。
激战正酣,而解放军疲态渐露,俞大猷和戚继光见不出所料,提前回营喝起了庆功酒。虽然这次伤亡很大,但毕竟应该是剿灭海寇的最后一战。
付出大些,也无所谓。能够永绝后患,才是最要紧的事。王直已死,而这些人又不安分。怎么想,都是彻底剿灭,最让人安心。钦差大人王本固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突然杭州府衙有加急密令送至。俞大猷和戚继光连忙摒退下属,然后拆信同观。信是胡宗宪亲写的,里边说到,钦差王本固已接旨回京,而军政大权一并交还;还请俞、戚两位将军如前一般,服从号令。
信纸当中竟然还夹有一张小字条。戚继光先看了,却只有两个词、八个字,没头没脑,正是“鸟尽弓藏,网开一面”。
戚继光若有所思,又将字条给俞大猷看了,然后放进嘴里,嚼咽下肚,顺着再端起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