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有句话流传甚广:做国内市场,是有天花板的。
“我跟你说过多少回了!别死磕国内这破池子,要去就去美股,那才叫星辰大海!”
一个工位传来一个声音,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激动。
“拉倒吧,手续费,各种税费,交易成本,七扣八扣,最后该出的血一滴都少不了!有那闲工夫,还不如老实在a股这烂泥潭里扑腾,至少水性熟!”
旁边的同事精准地泼了盆冷水。
“行,那你就在这破池子里泡一辈子吧!守着你那死活冲不破四千点的出息,当个原地踏步的废物!你看看美股,涨起来根本没上限,天空才是尽头!”
“呵,那跌起来也没下限啊,一不留神就直接给你干到地板,连地下室都不带停的。”
“那你不会做空吗?反手就是一个超级加倍,别墅靠海啊兄弟!”
“哟嗬,说得轻巧!真那么容易,您老怎么还没财务自由呢?对了,这个月你们海外部门的收益率多少来着?让我开开眼?”
“呃,那、那个嘛……” 刚才还意气风发的家伙瞬间卡壳,眼神开始游移。
公司规模大了,内部自然会分化出形形色色的部门。
方幻投资也不例外,家大业大,内部也是山头林立。
因此,即便在同一家公司供职,不同部门的人也像是活在不同的世界,各玩各的,井水不犯河水。
有人死磕a股,有人征战海外,有人专攻债券,还有人沉迷于期权的世界里无法自拔。
“唉,要说买点抓得是真准,可惜啊,卖点没把握住,临门一脚踢飞了!那一单要是跑得漂亮,咱们部门年终奖就能开个泳池派对了!”
办公室的某个角落传来一声扼腕叹息,充满了“一步错,步步错”的懊恼。
老话说,买入靠技术,卖出……纯粹是门艺术,甚至带点玄学。
无论在哪个市场搏杀,想要精准捕捉那个完美的卖出时机,都难于上青天。
要说私募公司里哪个部门最能“合理”摸鱼,上班打卡最不积极,那十有八九是期权部,尤其是负责卖方策略的团队。
他们的日常工作,说白了,真没什么技术含量,更像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