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你可别是瞎喊吧?”胡老大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难不成还真让他瞎猫碰上死耗子,第一个发现棒槌了?
不等秦仕谦回答,老金头已经两眼放光地跑了过去。
“金叔,怎么样?”胡老大皱眉问。
“大开裆。”金叔高兴道,“还是个明榔头。”
这些都是放山人的行话,秦仕谦听得一头雾水。
金叔耐心地给他解释道:“你看这棵人参是个四品叶,说明年头至少五十年网上,这在咱们行内就叫大开裆。
“还有这顶上的人参籽,都已经发亮开始泛白了,马上就要变红了,这就叫做明榔头。
“说多了你们也记不住,以后多跟着上几趟山,慢慢就明白了。
“你小子运气不错,给咱们来了个开门红。”
秦仕谦虽然听不懂,但从金叔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自己这个头应该开得不错。
于是他忙道:“也多亏了清泽发现一大丛龙须草,我俩才开始在这片儿找的。”
秦仕谦虽然第一次跟着上山,但是也知道,身为流放犯,上山的贡献大小,直接关系回去之后分到的粮食和东西有多少,他可不能昧下何清泽的功劳。
胡老大不置可否地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老金头倒是忍不住抬头看了秦仕谦一眼。
跟找到一棵四品叶的大开裆比起来,何清泽的贡献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看来秦家人还真是如那些流放犯平日所说的那般刚直不阿。
“行了,少废话,准备抬棒槌了。”
胡老大招呼所有人围上来给山参磕头,然后从怀里取出红绳,小心翼翼地系在棒槌杆上。
这才招呼金叔过来。
老金头之所以能让胡老大都心甘情愿地尊称一声叔,就因为他是抬棒槌的一把好手。
在山上找到棒槌固然是本事,但能完好地把棒槌抬出来,其实才更考验耐心和手上的功夫。
所以一个有经验的抬棒槌老手,在队伍里的地位是仅次于参把头的。
秦仕谦跟何清泽都没见过抬棒槌,好奇地围在老金头身边。
其他人则在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