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扭转过来,但这件样品至少让他们从最初的全然否定,变成了一种带着审视和些许好奇的观望。
这就够了,种子已经埋下,发芽是迟早的事。
衣服做出来的第三天,便是市政府举办的服装创新设计大赛。
一大早,林绍国就亲自用一个定制的防尘袋将那件凝聚了众人心血的皮衣仔细装好,然后拎着它,在一众皮革厂职工们复杂眼神的注视下,坐上了前往市文化宫的公交车。
周明远也想跟着去,被林绍国拦住了:“你留在厂里,盯着下一批皮料的采购,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你。放心,有好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他拍了拍周明远的肩膀,意味不言而喻。
其实,林绍国心里清楚,这次比赛,他根本没指望拿什么大奖。
那些评委,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服装厂老师傅、设计院的老教授,审美早就固化在他们那个年代了。
指望他们能欣赏这种超前半个时代的产物,简直是天方夜谭,比让铁树开花还难。
他的目的,正如之前所说,是“亮相”,是“打响知名度”。
只要能让一部分人记住“前进牌”,记住这款与众不同的皮衣,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那些老古董的评价?
呵,重要吗?
一个真正的好的作品,必定是能够广泛的被大众接受的作品。
市文化宫的大礼堂里,此刻已经坐了不少人。
前排正襟危坐的是评委席,一个个表情严肃,不苟言笑,像是参加追悼会似的。
台下则坐着各服装厂的代表、一些服装设计爱好者,还有不少闻讯而来的媒体记者,长枪短炮地架设着,准备捕捉任何一丝“新闻点”。
林绍国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观察着已经展示过的几件作品。
果不其然,大多是些中规中矩、毫无新意的设计。
男装以中山装、青年装的改良款为主,颜色也多是沉稳的蓝、灰、黑,偶尔有些格子或者条纹的布料,就算是大胆创新了,看得人昏昏欲睡。
女装则是一些改良旗袍,或者苏式连衣裙,强调腰线,突出女性的温婉贤淑。
“唉,还是老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