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盯着张侗裸露的上半身,脸蛋越来越燥热,吃了几口馒头,她就没有心思再吃下去了。
好在这时女儿也饿了。
岳如冰借口要给女儿兑奶粉,离开了饭桌。
张侗想着打猎的事,于是匆匆吃完早饭,带上柴刀和背篓,跟岳如冰招呼了一声后,出门上了牛角山。
上山以后。
张侗先去查看了三个抓野兔的陷阱,情况不太好,一只野兔都没有落网。
不过张侗也不气馁。
打猎就是这样的,要是觉得放了陷阱,就一定能每天都有收获。
那这世界上的野兔,早就被人打光了。
张侗先检查陷阱完好无损后,又握紧柴刀,继续深入山林。
今天他的计划,是寻找獾子的踪迹。
但再茫茫大山中,要找到这种比野兔还鸡贼的野物,难度可想而知。
獾子是一种夜习性生物,大白天绝对见不着影子。
而且麻烦的是,獾子的食性极为复杂,什么绿植瓜果、青蛙老鼠的都吃,与山里很多野物的食谱共通。
这也导致张侗没办法通过周围植物被啃食的情况,判断是不是獾子出没。
张侗也只能尝试碰碰运气,沿路寻找可能会有的獾子出现的踪迹。
但碰运气这种事,是极为消磨意志力的。
张侗在山里逛了一早上,逛到中午的时候,已经闷得慌了。
三、四月份的南方天气,湿气重。
尤其是在大山中。
湿热交替的季节,容易生瘴气。
张侗感觉头上的密林,就像一床厚厚的棉被,捂得密不透风,周围的空气仿佛也变得浑浊起来。
中午的太阳算不上燥热,但却让山里的湿气上涌。
湿热的两股气流相冲,极容易让人脑子发昏。
所以中午的时候,村民基本不会上山,更不会钻入老林子。
张侗不仅要担心周围可能生出的瘴气,还要低头查看周围植被的情况,寻找可能有獾子的线索。
这个时候,他就希望能有一只猎犬,帮自己寻找獾子。
猎犬嗅觉灵敏,不仅适合追踪猎物,还能发现潜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