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瑾愣了一瞬,便微微俯首行礼道:“杨阁老。”
而杨世平也是俯首行礼道:“太子殿下,别来无恙。”
听到杨世平对自己的称呼,谢瑾只觉得浑身一颤,依稀记得当年临行前曾与皇帝以及亲近他的几位阁老约定,若他没在朝廷,便当他不再是大唐太子,如今杨世平对自己这般称呼,谢瑾第一反应就是出事了,而且出大事了。
谢瑾问道:“杨阁老,可是出事了?”
杨世平却摆摆手,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让谢瑾移步。
随后二人来到一处酒楼,要了个雅间,二人相对而坐。
谢瑾继续问道:“杨阁老,可是出什么大事了?”
杨世平点了点头,道:“陛下突发恶疾,明王已经监国。”
谢瑾闻言,又觉得心头猛地一颤,最近坏事是一件接着一件地找上自己,随后又问道:“那父皇现如今怎么样?”
杨世平摇了摇头,道:“只在朝夕之间。”
谢瑾闻言有些激动,有些失态地拍了拍桌子,大声道:“怎么可能?”
杨世平抬手示意谢瑾不要激动,接着又道:“陛下身体素来康泰,如今突然一病不起,御医束手无策,此事着实蹊跷。”
谢瑾听出了杨世平还有话外之意,便问道:“那现在该当如何?”
杨世平这才从袖中取出一道印有天子印的金牌,见金牌,如见皇帝本人,随后说道:“圣上口谕。”
谢瑾下跪道:“儿臣敬听圣谕。”随后便等着杨世平开口,想知道皇帝究竟有何打算。
杨世平缓缓开口,口谕的内容简单,只有两个字,“回京”。
谢瑾思忖片刻,随即便想明白,皇帝这一病十分蹊跷,所以有理由怀疑是明王所为,明王如今党羽遍布朝野,且野心勃勃,有理由怀疑他。
而且先前两位皇子也是死的离奇,所以,皇帝便对明王起了疑心,想要制衡他,以免日后生出大祸,毕竟儿子进京勤王逼老爹让位的不在少数。
而整个朝野上下,能做到与明王及其党羽分庭抗礼的,唯有太子党。虽然如今朝野上下众说纷纭,见风使舵之辈也不在少数,但只要太子回京,再用前些日子率江湖人解北疆之困的事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