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简单的诬陷,那么礼部尚书温如善还有辩解的理由、辩解的能力。
毕竟他也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任由别人拿捏的人。
他是礼部尚书,六部之一的头,也能在天子面前说上话。
但是很可惜,这件事是真的。
不管他做的多么的干净,想要查,肯定是能够查出东西来。
所以他才会如此惊慌失措,失去了原本的冷静,连忙朝着大晋皇帝开口解释。
但是他的着急,他的言语,却暴露了很多的东西。
大晋皇帝听到温如善说这话的时候,眉头一皱。
一种不祥的预感,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面。
这是他当了几十年皇帝的直感,温如善如此举动,恐怕这“科举舞弊”或许并不是想的那么简简单单。
那么说明什么?说明他这个皇帝当的并不称职就连这些东西都没发觉。
现在在位发现了还好,还能补救。
不然等他死了,这些事情爆了出来,那么史书上不给自己记成什么样子。
“老六还没有把他的证据拿上来,你怎知是诬陷了?莫不是你礼部上上下下的官员,都干净如莲花吗?”
大晋皇帝冷哼一声,朝着姬长安说道:
“长安,你手中拿的折子,难道就是“科举舞弊”的证据?”
姬长安听言,摇了摇头,而后说道:“启禀父皇,并不是罪状。”
此话一出,整个朝廷又开始有些喧闹了,纷纷看着姬长安,不明白姬长安到底想要干什么。
不过很快就安静了下来,他们都是聪明人,自然是知道恐怕还有后续。
哪怕是大晋皇帝也皱了皱眉:
“那你为何如此说?若是随意构陷朝廷命官,也是不小的罪过啊。”
“启禀父皇,那科举舞弊的罪状,岂是这小小折子能够写下的。
那些证据足足装了十箱,里面有礼部官员结党营私、勾结考官的来往信件,乃至于账本和受了银子的数量。
这折子,不过是目录罢了,也记录了那些官员涉及在案。
而那些箱子,儿臣已经派人送到了皇宫之中,还请父皇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