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让刘长寿过去。顺带把铁生也带到城里熟悉一下环境。
住在这里,肯定避免不了要上街去买些东西的。
从这里往城里街道,坐车只要一刻钟左右。如果徒步走的话,那就要花上大半个时辰。
一路上,刘长寿给他讲解着城里入城的规矩,以及城里哪条街道主要是卖什么的。
铁生认真的听着,也留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
最明显的当属这条供无数人与牲口通行的道路。越往州府城门近,地上铺的石子就越是光滑平整。
牛车走上去连颠簸感都没有了。
铁生心里不免感叹,不愧是州府,果真与他们那个小县城不一样。
二人到了买杂货的铺子买了个木桶,又往菜市口那边买了些空心菜和苋菜。
荤菜他们带的有,有陈氏给准备的腊肉,还有头一天晚上逮的七八只鸡和十来只鸭子。带这么些主要考虑铁生要长期在这边居住,不能啥都指望着买。鸡鸭他们这几日肯定是吃不完的,余下的可以下蛋偶尔吃上几个。
刘长寿还带着他往四海酒楼门口去走了一趟。不过并没有进去。只告诉他以后要是有急事的话,可以来四海酒楼找里头的杜掌柜帮忙。
铁生一一记下。
他自认在县城也见识过不少,如今到了州府才知道啥是真正的气派。
不说旁的,就单是这四海酒楼,规模可就比县城里最大的那个啥香满楼的,要大的多了。
二人回到庄子,将买的东西都卸下了。才往地里去。
大半晌午的时候,马氏回去做的饭。
其余人则还在修田埂和清理水沟。
这伙计费力气,因此,这吃上头也不能将就,必须吃饱吃好才有力气干活。
老刘家人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即便是最穷的时候,到了大忙时节,那也要一天吃三顿的。
更何况如今家里也不差吃食。
晌午马氏煮了白米饭,又将带来的鸡杀了一只。放血、拔毛、一气呵成。做完一切,她拿了些瓜菜干泡上回头放在一起炖。
素菜炒了一个,剩下的晚上做了糊糊或者面条都可以。
只可惜没有大葱,马氏就往院子周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