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屋里的老婆孩子都吓得不轻,毕竟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要是摔出个好歹可咋办?
好在只是虚惊一场,老刘头只是绊了一下,扶着门框又站牢了。
他轻咳一声,就要继续往外头走。想了想,到底还是回头将几个孙儿过年做的小灯笼给找了出来,然后脸不红心不跳的将桌上的蜡烛掰了一根去。
他一走,其余人都笑了起来。
刚才也不知道是谁嫌浪费呢。
陈氏更是不客气的吐槽:“不是要省吗?有本事你就抹黑去,看看掉茅坑里咱们捞不捞你”
老刘头也不知听没听见,反正没听见他的反驳声。
第二天起来,刘家兄弟就将去年留下的种子找出来重新筛了一遍,准备泡上两宿,开始下稻种了。
种子去年的时候就已经筛选过一遍了。当时是老刘头亲自看过的。
不说每一粒都是精挑细选的吧,可也是选那稻穗最大的植株专门留的种。
不仅仅是他们家,其余人家基本也都是这么干的。大家都觉得留的稻穗大,结出来的稻子也能如稻种一般大。
半边村的稻子都的先下在专门留的秧苗地,等差不多能栽的时候,再拔出来,运到田里去插秧。
也有的人家田少,直接在菜园子里就将秧苗育下了。
只不过这样旱地里长的,不如在水田里长得快。而且需要时常浇水,颇为麻烦。
昨天晚上他们商议了一下,觉得庄子那片地要用的秧苗只能在这边育好了再用牛车给运过去。
虽然麻烦了些,可也别无他法。
连长工的人选都没找好呢,等找着人,再去下稻种,那就太迟了。
只是这样一来,光凭着去年留的那几包种子肯定是不够的。
他们家粮食其实并不少,主要还是牲口喂养的多了些,不能将粮食都拿来用了,不然只怕回头不够吃的。
陈氏就想着直接让几个儿子往陈大舅家里跑一趟,买上个千八百斤的。
谁知兄弟几个带着两吊子钱上门却被陈大舅说了一通。怪他们外道了。
家里买庄子这么大的事情不通知自家亲戚过去喝喜酒庆祝一下不说,连这粮食也直接带了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