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地是头一等的大事,自然得细细打听着,不仅州府那边,县城那边也要过去打听一下有没有合适的。
老刘家人做事,还是很有头绪的,凡事安排的明明白白。
隔了一天,刘长福就和老二老三一起往县城那边的牙行问了情况。
果然和他们猜想的一样,牙行报了价后,刘长寿一问,其中每亩地他们要收近一两的银子作为报酬,不过他们也相应的提供“长期售后” ,但凡这块地的归属问题有什么争议,牙行都会配合客人追溯地的来源并且出具一切合法性的证据。
这样地的归属问题也就有了保障。
只是也确实贵了不少,一两的银子能买不少的东西呢。
兄弟几个又到一家相熟的酒楼问了人家掌柜的,那人说这县城周围要是买上个十亩二十亩的倒是不难,他可以帮着打听打听有没有合适的。
要是想买上五十多亩相邻的土地,只怕是不大容易。
一般人家田地多是零散的,少有那种连成片的。
刘长寿谢过那掌柜,回家说了下大致的情况。
众人觉得还是尽力买相邻的才好,不然的话,单是看管都够困难的。
于是也就只得等到再次到州府的时候再做打算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半月后,刘长寿和刘长康二人到了州府,再回来时,事情都已经办妥了。
如此快的速度,令老刘家众人着实没有想到。
“靠谱不靠谱?这么大的事情,商量都不回来商量一下,你们二人就将事情定了?!”
老刘头都惊呆了,他还以为这事且早着呢。
头一次去问、第二次去看、三次四次作比较,反正没个七八次的,估计办不成
这两人倒好,不过让他们先去问问,他们俩居然自作主张,把地都买好了。
不说他了,老刘家剩下的人也没有料到的啊。
他们虽然不像老刘头想的那样,还有个一、二、三、四的,不过好歹也要先问过了,回来同众人商量一下,再决定吧。
这咋问过就买?那可不是七十文,或者七十两的,那是整整七百二十四两,全家人攒了六七年的家当啊!
还不等二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