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仿佛都看到对方家里的几百只鹅长的有多么的高壮了!
要说这老刘家养鸡鸭都卖到了州府,这回又倒腾山地想要养鹅,村里人也不只孙氏一个羡慕的。
只是羡慕归羡慕,这半边村里哪家不是养鸡喂鸭的。
也没见谁能跟对方家里似的,把生意都做到州府去了的。
人家将生意做大,自然有人家的本事在。
没看见他们家里的几个女人有多能干吗?
当初陈氏年轻时就是个能耐的,她的几个儿媳比之她当年也不遑多让。
特别是那个老二的媳妇儿,胡家坝子出来的闺女,更是一个能顶俩。
最重要的是人家家里头都是一条心。
只要劲儿往一处使,还愁挣不到钱吗?
早些时候,大家还是嫉妒眼红的居多,渐渐想明白后,也就释然了。
人就是这样,碰见个和自己差距不大的,还想着追一追,说不定自己也能赶上。
凭啥他行,我不行?
可真等距离拉开了,也就不想了、甚至是放弃了。
像这次老刘家养鹅,压根也没藏着掖着的,可也没见着有人跟风的。
一只小鹅抵得上三只鸭子的价钱,要是换成鸡娃,估计能抵的更多。
而且还不好养活,鹅吃的多不说,还离不开水。
需要人工精心的饲养才行,因此也就没有人愿意效仿了。
当然,孙氏除外。家里不能像隔壁一样买山地。
孙氏也就越发的抓耳挠腮起来。
见到他们家居然把草棚子搭建到了菜园里。
再联想到这两年冬天,他们也频繁的往镇上以及县城去。
有时候听着也不像是有逮鸡撵鸭的声音。
到这里顿时也就明白了几分。
她兴冲冲的找儿子和丈夫把这事儿说了。
末了还总结:“我就说大冬天的,他们家哪里来绿叶菜,原来是背着咱们偷着发财呢!”
她指的是去年正月,长柏带着真宝到大房拜年的事。
吃饭的时候,老刘家饭桌上居然罕见的端出了一道“茼蒿炒肉丝”。
这难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