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老刘头不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不然估计就这大半杯的酒也不可能给他倒!
有手艺人进村,村里好些得知消息的人都凑到老刘家来围观姜师傅编席子。
还有几家提前和他说好,等老刘家的席子编好后,让姜师傅过去帮着他们家也编上一床两床的。
当然了,价钱和老刘头给的一样。
不过,想必这刘乙开出来的价,也绝对不会高到哪里去的。
对于这一点,整个半边村的人似乎都有共识。
一个下午,姜师傅编出了两床席子来;还有三床,只能明天再继续编了。
到傍晚时候,他提出告辞,说是明日一早再过来村子里继续编。
他家住的离半边村并不近,徒步走的话,大概要走上一两个时辰左右。
陈氏就让老刘头将人留下,问他愿不愿意在北间堆放杂物的屋子里凑合一夜。
能够留在这里,不用来回的跑。姜师傅自然是愿意的。
不说旁的,单就路上耽搁的时间,都够他编上一床席子的了。
新编制出来的两床席子,其中有一床是刘宁的。
胡氏用粗瓷的碗底细细的把席子上可能存在的毛刺都打磨了一遍,用热水擦过后,还是有些不大放心,想了想,到底还是又打磨了一遍。
如此反复两三次,她才觉得放心了些。
刘宁感动的不行,上前抱着胡氏的胳膊撒娇:“二嫂,你真是太好了!”
尤其是对她,简直就跟自己生的孩子没啥区别。
甚至比对三毛他们还要上心些呢。
当然,家里的其他三位嫂嫂同样对刘宁很不错;不过,胡氏是这几人里头对她最好的那个!
这可能也跟刘宁是吃她的奶水长大的,有些关系吧。
胡氏笑着拍拍她的脑袋吩咐:“天色不早了,赶紧去洗洗睡吧。”
刘宁听话的找大嫂帮她打水去了。
家里多出的姜师傅已经洗漱过了,北间屋子里的杂物也被刘长福他们兄弟简单的整理过,用三张长条板凳搭建出一个临时的床铺来。
夜晚,刘宁躺在新竹席上头,闻着竹子散发出的阵阵清香,摸着那丝滑的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