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安忙轻轻摇晃着身子,嘴里哼着赵氏教他的小曲儿哄着他的宝贝儿子。
里正刘长年见了就皱眉道:“他才刚满月,还是抱回去吧。家里祖宗知道心意就成。”
村里是有男孩满月就要祭祖的旧习,可这几年赶在十冬腊月出生的孩子少,还真没几个才满月就过去的。
小孩子眼净,别在里面看见啥就不好了。
老刘头见小孙子哭的厉害,里正又发了话,就对老三说:“听你长年大哥的,把五毛抱回去给你媳妇儿吧,你回头再过来。”
“哎!”
刘长安如释重负的点点头,他还真不想带着儿子过去。
虽说都是自家的祖宗,不会来吓自己的子孙。
可保不齐里面有没有跟他爹似的长辈,见不得小孩子不听话,再冲撞了,那就不好了。
等人差不多到齐了,由刘长年领头,一众人浩浩荡荡的就往祠堂那边过去。
祠堂里的香火是不灭的,只是平时也就只有三柱香和两盏长明灯。
而今天就不一样了,两边高大的木桩上,所有的蜡烛全部都被点燃了。
香炉也全被搬了出来,一打开门,那股庄重而肃穆的感觉立马就扑面而来。
这些香烛纸钱所要花费的钱财,自然是由全族的人提供的。
每年大家都会按照人头交上粮食,或是直接给钱。
再由里正安排人来看顾着,以保证长明灯不灭,三柱香照燃。
上香的时候,就是依着辈分来了。
老刘头的爹已经糊涂了,这时候也就不可能过来。
在“永”字辈当中,除去刘阿爷之外,便仅剩下八十一岁高龄的刘永锠一人尚存于世。
只见里正刘长年小心翼翼地将手中所执之香,在一旁的长明灯上轻轻点燃,随后恭恭敬敬地交至刘永锠手上。
而刘永锠则双手接过香火,缓步走到香炉之前,率先将其插入炉中。
紧接着,他双膝跪地,神情庄重肃穆,动作规范整齐地朝着前方的牌位们磕了三个响头。
紧随其后的便是老刘头所属的那一辈人,他们皆属“开”字辈。
此时,由里正爹刘甲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