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两人学艺不精,大不了再去翻书,基本上不影响学。
可这书上的意思,俩孩子就没有先生解释的清楚了。
而且他们自己都还是一知半解的呢,就更别提教旁人了。
刘宁也是最近才发现的这个弊端,所以这才刚挣到钱,她就迫不及待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众人都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于是,大毛和三毛也被列到了来年上学的名单上头。
对此,二人都有些抗拒,尤其是大毛,他总认为自己年纪大了,不好意思在一群比自己年纪小几岁的孩子里头跟着学。
三毛还好些,他的年纪和正在学堂里念书的人差距并不大。
陈氏拿出一吊子的铜板说:“下次你们再去镇上就买了他们的纸笔回来,过了十六就一起送过去。”
这意思就是同意他们去读书了,过了正月十六就是春季开学的日子。
等到了明年秋天,五毛也要去学堂了。
老刘头看着这一屋子里头七个大孙子,顿时就觉得这钱其实并不多了。
他心里不禁又想,这几个儿媳一个个的咋都生的儿子,要是其中有两个是闺女,也能省下不少的钱呢。
除了头一天卖出去的五吊子钱外,第二天卖了四吊多。
第三天也差不多,到第四天的时候空心菜也能拔去卖了。
这时候也到了腊月二十七,所以刘家兄弟这一车带的菜就多了些。
不过依旧是不愁卖的,且不说那些酒楼饭馆本身的销量就足够大,即使他们卖不出去,也能找到别的门路出手。
毕竟镇上和县里有钱的乡绅富户不在少数。
二十八和二十九这两天的收入更是达到了近十吊!
这导致他们现在看到铜板已经不像最初的时候那样震惊,而是微微有些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