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卖这地?
按说不应该呀,那块地虽说是二房的,可实际却是在他们家屋子后头,平时那边也不用。
只种些豆子啥的,意思一下;可那又不值几个钱,还不如卖给他们呢,收个二两银子去,还能添补些家用。
刘长福问:“娘,咋了这是?二叔他们不愿意卖这地吗?”
听到儿子的问话,陈氏长长地叹了口气,无奈地摇着头说道:“要是不愿意卖也就算了,地是人家的,人家不愿意卖,咱也不带硬逼的,可你二婶她却说,这二分地要买就得给六两的银子,少一文她都不卖!”
“啥?!”
“六两!?”
陈氏的话音才落,在场的人都齐齐倒吸了口凉气。
一个个都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啥问题,听错了。
不怪他们如此的大惊小怪,是这价钱太离谱了。
村子里虽说一般很少有人会卖田地,可也并非完全没有。
通常而言,一亩质量上乘的水田,其价格大约是十六两左右。
倘若买卖双方能够当面直接商谈此事,或许最终成交的价格还能再稍低一些。
而这里所说的十六两银子,指的是找的中人介绍,人家自认也会收上百十文的费用。
要是普通的水田,那大约就只能卖到十三两左右。
这要是旱地,那就更不值钱了,就算是最上品的旱地,大概也就只能值到十两银子左右。
像这样的宅基地,一般也就八两左右一亩。
没想到孙氏居然如此的狮子大开口,张嘴就要六两的银子。
这简直就跟明抢没什么区别了。
刘宁不知道这里的地价,所以只是安静的旁听,并没有发言。
不过从家里众人的反应来看,她大约也猜到这价格要的太高了。
老刘头气的直接拍桌子叫骂:“孙氏那婆娘专和我过不去,她不是要六两吗?老子叫她一两都卖不出去!明天开始,大毛几个没事就往周围寻些砖头瓦块,把那块地给我铺满喽!我让她连豆子都种不出来,看看她还叫不叫唤了!”
大毛呆愣愣的看着自家阿爷,刚想开口应是,就听他阿奶又说话了。
陈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