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孙儿却一个都没送过来,其偏心可见一斑。
闻言,鸿婶儿脸上的笑容一僵,她有些尴尬的搓了搓手,结结巴巴地解释道:“他们俩现在还小,等两年再送来也不迟。现今还是让我家扬儿过来先学着些,回头也好教他两个侄儿不是?”
刘宁也不去拆穿她,背着手点点头:“哦!原来是这样啊!”
一旁的鸿婶儿见状,赶忙满脸堆笑地回应道:“可不就是这样!”
家里多出两个学子,那要花的钱可就多了去了。
不仅是束修的费用,笔、墨、纸、砚这些,样样都要花钱去买。
还有书本,本来也是要买的,不过胡郎中说这第一年孩子们才刚启蒙,学的知识有限,于是就让辉哥儿帮着抄了几本“三字经”,让这些孩子们两个人共用一本,先凑合一段时间。
等明年进度跟上了,认得字也多了,再考虑去购买新的书本,要不然到时候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抄书也行。
这样一来,已经减轻了相当一部分的开销了。
可即便如此,剩余所需花的银钱,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庄户人家而言,也依然不老少了。
所以这寒门贫家的,能供个孩子读书,也着实是不容易。
老刘家,陈氏正在数铜板,她将两串子一百文的铜钱从箱子里拿出后,又重新找了截棉绳,将它们串在了一起,一共串了三串,一起也就是六百文。
串好后,她将手里的钱串子递给刘长福道:“明天去镇上把孩子们要用的东西都置办齐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