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踏实。等挣了钱,咱们就能让爹娘过上好日子。”
说完他咧开嘴,乐呵呵的笑开了。
农民的心愿就是这么简单,张卫国拍拍他的肩膀:“说的好,你也长大了,以后得多开口说话。不懂的地方多问娘,学学娘怎么和人打交道。”
等挣够了本钱,张卫国打算去市里租两个门面,当个体户。
跃进也要成家,总有一天得独挡一面,他不能啥都帮他做,这样他永远也不能成长。
张跃进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张卫国说:“睡觉吧,明天还得早点起来呢。”
这事不急,人的成长也需要一个过程。
伴随着田野里青蛙的叫声,三人躺在了稻草,闭上了眼睛。
后世的青蛙人们也很喜欢吃,当然那是专业养殖的,叫牛蛙,又大又肥。
80年代的青蛙主要的作用是捉害虫,有别的选择,张卫国就没有打青蛙的主意。
因为心里装了事,张卫国和昨天一样,不到四点就醒了。
把跃进和根生叫了起来,三个人将稻草收好,捆起来放在角落里。
骑上自行车,回到了昨天晚上放毫子的地方。
有了经验,三个人的速度更快,不一会的功夫,三个水桶里又装100多斤膳鱼,还有不少的泥鳅和小鱼。
看着在桶里活蹦乱跳的膳鱼,张跃进问他哥:“大哥,今天捉的比昨天还多,那咱们分的钱也会更多?”
张卫国清楚的知道这些膳鱼、泥鳅和小鱼的重量,因为刚才系统已经问过他了。
三个桶里共有115斤膳鱼,3斤泥鳅和5斤小鱼。
他笑着点头“看着是比昨天多一些,咱们能挣钱了,这些小鱼就别卖了,留下自己吃吧。”
小鱼用油炸过之后,又香又嫩,平时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
这些东西是他们共同捕到的,张卫国也要问过另外两人的意见。
刘根生:“行,鱼比肉便宜,再说是自己捕到的,拿回去中午加个菜,干活更有劲。”
有鱼吃,张跃进自然不会反对。家里的事他基本都是听爹娘的,爹娘不在这里,听大哥的也没错。
三个人说说笑笑,把水桶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