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道统理念之上,旨在不断扩大自身学派在世间的影响力。
正因如此,当这些学派在大秦皇朝的土地上行事时,往往都不会太嚣张跋扈。
毕竟,倘若一不小心触怒了大秦皇族,从而引发对方的猜忌和顾忌,那么他们又该如何继续着书立说,将本派的学说发扬光大,并进一步提升自身在整个人族之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呢?
大秦皇朝在整个人族中都算是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所以才吸引众多的学派,来大秦皇朝培养本学派的修士,增强本学派的影响力。
而大秦皇族深知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就必须拥有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作为支撑。
因此,大秦皇朝迫切地需要稷下学宫这样一座知识殿堂来为大秦皇朝培育各类精英,以增强大秦皇朝的修行底蕴和综合实力。
在大秦皇族的操作下,借助稷下学宫深厚的学术传承与培养资源,不断培养出大量的各类修士,大秦皇朝愈发强盛,不断开拓疆土,实现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将大秦皇朝推向历史的巅峰。
正因如此,大秦皇朝与稷下学宫达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双方互不干扰彼此的事务。
大秦皇朝承诺绝不干涉稷下学宫内部的运作及教学活动;同样地,稷下学宫众多学派虽在大秦皇朝各界颇具影响力,却也被明令禁止利用这种影响力去左右大秦皇朝的政务决策等事宜。
在这一代大秦皇朝的众多皇子当中,有多达十二位皇子纷纷选择拜入稷下学宫中的不同学派脉系门下。
这些皇子们各自凭借自身的资质与努力,赢得了所属师门的认可与支持。然而,由于稷下学宫严格的规矩限制,各大学派脉系即便有心相助自家弟子夺嫡,但所能给予的实际援助也是相当有限的。
就拿六皇子苏玄墨来说吧,尽管他有幸获得了师门——询子优一脉儒家流派的支持。
但面对残酷激烈的夺嫡之争时,该流派受限于种种规定,并不能为苏玄墨提供过多实质性的助力。
毕竟,这场权力角逐牵涉甚广,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轩然大波,破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平衡局面。
稷下学宫儒家流派最为昌盛,而询子优所传承的一脉,则更是儒家六脉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