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根本看不上眼。
让她欣喜如狂的,是太平寨医院里面的青霉素。
它在当时还有一个名字,叫“盘尼西林”。
在那个疾病横行,战乱交织的年代,盘尼西林作为当时唯一一种能抵抗大部分病毒,控制局部炎症的药物,受到全世界人们的追捧。
在1942年的时候,盘尼西林在国外也是刚刚量产,投入市场的数量非常有限。
因为中国的沿海已经被日军封锁,缅甸也被日军占领,国外的盘尼西林需要通过危险的“驼峰航线”进入中国,所以每年能进入中国的盘尼西林很少。
即便是这极少的一部分盘尼西林,也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部分被国府的高层挪用,流入民间市场的少之又少。
这也导致盘尼西林在中国大陆的价格居高不下,药物价格超过了当时的黄金价格,堪称“软黄金”。
也正是因为青霉素的稀缺,哪怕是像杜玉兰这样的军统特务,也拿不到货。
这些在1942价比黄金的“盘尼西林”,自然是杜子腾从现代转移过来的“舶来品”。
这些在现代烂大街的青霉素,经过重新一番包装,到了1942,就变成了珍稀药品“盘尼西林”。
刚开始的时候,杜玉兰只是伸出一根手指想拿1盒,没想到杜子腾却误会了,直接就给杜玉兰整了100盒,把杜玉兰乐的都找不着北了。
这东西在现如今的洛阳城,绝对是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东西。
因为它的特殊作用,很多达官贵人都会买上一盒备用,为的就是在关键的时刻救自己一命。
杜玉兰甚至都能想到,有了这100盒盘尼西林,整个洛阳城的高官显贵都会跑来讨好她。
这还真不是开玩笑,在那个时期,除了当时的重庆,整个中国可能都找不出那么多盘尼西林。
这100盒盘尼西林的价值已经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它还代表着人脉。
有了这些珍贵的盘尼西林,杜玉兰就可以结识到更多的高层,认识更多的权贵,升官发财指日可待。
所以杜玉兰对自己这个弟弟是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