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绳,以保证索道的稳定性。
对于索道的运行,他准备了两套方案。
一个是用人工,利用滑轮组的效用,人力配合拉动,达到运输的目的。
但是这种人力拉动有一个弊端,就是效率太慢,一个来回就要半个小时。
所以这个人力拉动,只是做应急的时候处理,平时都采用动力运输。
动力运输其实就是加装一台绞车,利用柴油发电机驱动,使得索道的通行变得更加快捷。
除了在太平寨里面设置索道,他还在山寨第一道关卡处铺设了矿山用的轨道车,直通太平寨的山脚下。
这种轨道车在那个年代还是一个奢侈品,也只有那些资本雄厚的大型矿山企业才会有。
只不过人家运的是矿石,他运的是建筑材料和各种生活物资,顺带还可以坐人。
这里和山寨里面一样,货物在山脚装上轨道车以后,只需要一分钟,就可以将货物运到山顶,再通过索道转送到主寨区。
自从安装了轨道车和索道以后,太平寨的建设开始突飞猛进。
以前的时候,物资全部需要依靠人力扛上山寨,光是山寨前那数百米陡峭的山路就已经让人气喘吁吁了。
而上了山,又要经过险峻的绝壁通道,还要经过晃晃悠悠的铁索桥,能快的起来才怪呢。
这也导致太平寨的建设非常缓慢,经常要停工等材料。
现在好了,有了便捷的运输通道,大量的建筑材料开始源源不断的运上山,保证了建设的需要。
在建设领域,中国人从来都是最牛逼的,后世“基建狂魔”这个称号已经很形象的说明了这一点。
只是两天工夫,一个占地15000平米的大型仓库便建成了。
仓库全部采用混凝土建筑,红砖砌墙,为了让仓库里面的粮食安全储存,仓库里面还安装了大型抽风机,保证了里面空气的流通。
这些大型抽风机的电力来自仓库顶部安装的光伏太阳能面板。
这些光伏太阳能面板安装以后,既可以为仓库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还起到了隔热的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光伏发电在1942绝对是个高科技,哪怕是号称科技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