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死效忠太子殿下!”呼喝声几乎要掀翻了殿顶的瓦片。
夜,沉了下来。
李乾独自站在书房窗边,手中握着一杯已经凉透的清茶。
李泰那档子事,算是过去了。
朝堂上那些明里暗里的绊子,暂时也清静了不少。
他摊开一张舆图,手指在黄河沿岸几个州县上轻轻划过。
兴工商,开海贸,革新军备,整肃吏治……桩桩件件,都不是一日之功。
魏征的直言,苏家的助力,常胜的骁勇,还有那些他暗中联络,即将浮出水面的人……
“这大唐,这天下……”李乾低声自语,将杯中冷茶一饮而尽。
甘露殿。
李世民搁下朱笔,指节轻轻叩击着御案。
近些日子,他发现自己提及东宫的次数,似乎多了些。
“王德。”
候在一旁的王德连忙躬身:“奴婢在。”
“太子今日,都在忙些什么?”
“回陛下,太子殿下正在东宫习政殿,同魏徵大人、苏侍郎他们议事呢。听说是为了黄河沿岸几处州县的屯田,殿下还提了些修缮水利的新鲜章程。”
李世民“嗯”了一声,面上没什么波澜。
黄河屯田,向来是他盯着的重中之重,关乎国库军粮。
承乾这小子,倒也开始上心了。
“让他拟个条陈上来。”李世民的语气平淡,却不容置喙。
几日后,一份条陈工工整整摆在了李世民的御案上。
数千言,详尽分析了现有屯田政策的利弊,又针对几处关键水利提出了改进之法,后头还附了几幅简易却能看明白的工程示意图。
李世民看得慢,有时会停下来,手指在图上比划一下。
条陈的最后,太子写得很谦和,只说是听了父皇的教导,又和臣子们商量,自己只是做了个整理。
李世民合上条陈,看向房玄龄。
“玄龄,你瞧瞧这份东西,太子这回,可算有了些章程?”
房玄龄接过,仔细翻阅。他脸上神情微动,有些意外。
“陛下,殿下这份条陈,确非虚言。尤其水利改建之处,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