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雀,你费尽心机,到头来,却都便宜了我。
有了这笔意外之财,许多先前只能在脑中盘桓的念头,终于有了落地的可能。
私兵的扩充,人心的收揽,苏家那边新奇产业的投入,乃至为日后新政预作的准备……桩桩件件,都离不开钱粮的支撑。
扳倒李泰,不过是开了个头。
前路,士族门阀盘根错节,朝堂之上暗流汹涌,更有父皇那高悬于顶的权柄。
他走到窗前,庭院中的春光似乎也明媚了几分。
阳光穿透薄薄的云层,将他的影子投在地上,拉得悠长。
太极殿内,气氛凝重中又透着一丝异样的骚动。
魏王李泰谋逆的余波未平,晨曦透过雕花格窗,在金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照着阶下屏息肃立的文武百官。
御座之上,李世民的视线在群臣身上缓缓掠过,最终停在了队列最前方的太子李乾身上。
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太子承乾!”
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李乾自班列中走出,趋至殿中,躬身应道:“儿臣在。”
“逆子李泰,悖逆狂悖,包藏祸心,图谋不轨!幸得太子临机制变,洞烛其奸,于细微处察觉端倪,挽狂澜于既倒,使宗庙社稷免于倾覆之险!”
李世民语声铿锵,字字句句,皆是帝王的褒奖与肯定。
“此,于江山社稷有大功,于黎民苍生有大德!”
殿中群臣闻言,皆是心头一凛,陛下这般不加掩饰的盛赞,实属罕见。
一时间,殿内响起一片附和之声:“太子殿下明察秋毫,功在社稷!”
李乾再次深揖,语调平和:“父皇过誉。儿臣忝为储君,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此乃分内应为之事,不敢言功。逆案得以水落石出,皆赖父皇圣明,天佑大唐。”
李世民看着阶下这个儿子,良久,才微微颔首。
这份从容,这份担当,确是与往日不同了。
他转而看向苏亶:“苏卿。”
苏亶闻声,心弦一紧,连忙出列:“臣在。”
“九龙坡之事,苏家虽受了些惊吓,却也显出了忠勇。不惧逆党威逼,为朝廷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