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卉看着屏幕,有些惊讶:“我还以为你们的机器人比赛就跟学校运动会那样,看谁跑得快或者看谁爬的高,原来是有不同的主题吗?”
丁云泽:“是,有一定的比赛主题才能制定相应的规则,后续也方便我们就某个服务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调整。”
他回头看了一眼视频标题,继续介绍道:“此次比赛以‘机器人救援’为主题,我们当时模拟了地震、火灾等灾害现场,并设置有废墟、狭窄通道、被困人员等场景,考察机器人在自然灾害或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能力,发挥重要的救援作用。”
王安卉一边听着,一边研究起画面上形态各异的机器人,不免更加好奇:“那你们要怎么决出胜负啊?我看画面上这些机器人大小不一的样子,应该是分了任务的?”
丁云泽微笑着,继续耐心解释道:“参赛队伍需设计并制作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进行救援的机器人,机器人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搜索被困人员、清除障碍物、运送救援物资等任务,最后根据它们完成任务的效率、准确性、安全性等因素进行评分。”
经过这么一番详细的解释,王安卉终于理解了此次比赛的大致流程,视频也正式开始播放。
-
视频的进度条有足足五个小时,丁云泽自然不会把视频从头放到尾,他节选了两种模拟灾难现场前三位出场的参赛机器人的片段,加起来大约四十分钟。
画面中第一个出现的灾难现场应该是地震后的废墟。各种狭窄的通道、被困的“人员”模型,还有随时可能再次倒下的厚重石板等等,一切都显得逼真而紧张。
王安卉聚精会神地看着,只见一个个机器人在场地中穿梭,按照清理障碍物→定位与搜救被困“人员”→运送救援物资,这个流程完成比赛。
第二部分的火灾现场现场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画面中,模拟的火灾现场烟雾弥漫,火光闪烁,温度传感器显示着环境的高温。机器人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完成包括灭火、寻找被困人员、清理通道等一系列任务。
与地震不太一样,在火灾现场,机器人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高温和烟雾,还要避免触碰易燃易爆物品。
视频看下来,王安卉甚至都忘记了这只是个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