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其他类型 > 蒋介石传 > 17 蒋介石和他的同盟者(8/17)
活动,但1943年他们在昆明时就已经十分活跃了。

    民盟一些领导人物当时都在昆明讲学,后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们又在北京出现。其中有罗隆基,后来任北京的轻工业部部长;另一位是吴晗,后来任北京市的副市长,他的剧作《海瑞罢官》成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民主同盟在昆明的其他人士还有闻一多和李公朴,后来他们两人都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云南省长龙云以前是个军阀,对于民盟在学生中的活动,他或表示宽容,或故意不管。后来,他也作为“民主人士”出现在北京。

    在西南联大,人们首先利用墙报表达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满和批评,虽然这些文章没有直接攻击蒋介石,但它们对整个重庆政府以及蒋介石信任的部下进行了猛烈的批评。

    在重庆,战略情报处(后改名为美国情报处)雇用了许多左翼人士。这些人在宣传国民党政府的黑暗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外交官和外国记者们都把这里当做重要的消息来源地。

    1941年4月,苏日签订了中立条约之后,日本人马上开始了他们那项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

    他们的直接目标就是八路军,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被迫减少了共产党军队在中国北部平原的出击,把兵力撤到了山西的高原以及山东的丘陵地区。

    从1942年2月至9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起了“整风运动”。从这时起一直到1945年春,他有系统地重建了全党的组织结构。

    当毛泽东在北方巩固他的权力时,蒋介石的政权却江河日下。

    委员长本人变得更专断、更难于接近,政府官员要见他得等几个星期,而且在越过了重重障碍之后,还要看蒋夫人是否在兴头上。

    身为国民党的总裁,蒋介石实际上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可以操纵行政院,挟持立法院,绕过司法院。其实,这些机构只是摆设。

    他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按照这个体系,他把政府的事务分配到三个人头上:陈立夫管党务,何应钦管军事,孔祥熙主管政府的实际事务。这三个人每人代表一个派系,而蒋介石的权术奥秘就是利用相互对立的不同派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