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授予他这种权力。他当选为党的领袖(总裁),对所有国民党的决定拥有最后裁决的权力。
他需要一位副总裁,于是毫不犹豫地选中了他的对手汪精卫。汪很有才能,也很不可靠,但让其担任公职,接受领导比让其逍遥自在和密谋策划更为安全。
汉口时期一直到1938年10月告一段落,身临其境的外国观察员报道了这个国民党历史上最辉煌的阶段。面对死亡的危胁和强敌入侵的压力,在混乱中达到了一致的和谐与统一。一些作家和记者以及有才能的专家来到这个临时作为首都的工业城市,为抗战尽他们的一份力。国共两党携手工作,在内政和军事计划上进行合作。
蒋介石本人住在武昌,每天早晨乘渡船过河到汉口的政府办公室。
一次对他本人住处的空袭炸死了他的10名警卫,迫使他放弃原来的消遣方法——在街上散步,也不管有没有灯光,身边有没有警卫。空袭时正在召开一个不寻常的外国记者招待会,可能是某个记者把这个情况透露给了日本人,这使得蒋介石几个月里都不愿接待任何外国记者。
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混乱。
在此之前,尽管经受了不断的内战和自然灾害,中国经济仍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了繁荣的纺织和消费品工业,这些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和其他沿海城市。但是,几乎不存在什么重工业,战争爆发时钢的总产量每年不超过10万吨。在战争开始之前,蒋介石召见他手下很著名、很有能力的经济事务部部长翁文灏博士,让他制订出一个把工厂和工业全面转移的计划。
翁文灏为人和蔼,工作卖力,而且非常廉洁,他在某个时候完成了这个计划,1937年7月,日本一发动进攻,大转移就开始了。
上海的企业家和商人行动缓慢,他们希望能保护自己的财产,只有14000吨的设备能在上海陷落前转移。从现代化的上海机器厂和其他工厂运出来的机器被装上划艇,用树叶和树枝掩盖起来,然后运往长江上游。日本飞机一出现,就马上用芦苇把船伪装好。在其他地方,设备的转移工作是迅速而有成效的。
在远离东部地区数千里的西部四川省,工厂和钢铁厂重新组装起来,一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