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考虑。
蒋介石最后这次负气离职,时间近三个月。他不断受到各个方面的压力,要求他回广州,为孙中山效劳。他最后竟失去耐心,将国民党的说客给打发走了。1921年1月5日,蒋就他的行为写信表示道歉:“我脾气暴躁,行为鲁莽……事后反省,深感惭愧,意识到自己太可笑了。”
孙表示原谅他的行为,但也说:
“我兄——你过于固执己见,实为不可救药。任何小事于你不满,你都火冒三丈。”
蒋介石自己回忆说,在读了来访者带来的信后,他感动得几乎流泪,他决定返回广州。
陈炯明在击败他的对手桂系军阀后,手下已有几个师组成的庞大队伍,这时他准备在中国南方建立自己的封建割据势力。因此,他对孙中山的继续西伐桂系的命令拖延不理,更不用说蒋介石的任何建议了。
1921年2月在广州,蒋介石已察觉出陈炯明的野心,但孙中山还不相信。
蒋之所以仍然回到广州,一方面是由于孙中山再三催促,另一方面是他一直渴望有机会彻底铲除广西的残余桂军。此时,这位内政部长最愁的是缺乏经费,因此暂时还顾不上向陈炯明挑战。蒋介石认为,征收关税是筹集资金的最佳办法,但问题是在北京的外国使馆和公馆不承认广东军政府,拒绝与之合作,而陈炯明也支持外国使馆的态度。正是这个原因,促使孙中山进行选举,以当选非常大总统。因为这样一来,就使得他和北洋政府的首脑一样,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1921年5月,蒋介石写信给孙中山,表示完全反对这个选举计划。他认为:广西的军阀还未彻底清除,西南部也还未得到控制,此刻没有时间进行选举。更何况,选举因议员不够法定人数而缺乏法律依据,他写道:“在平息广西的叛乱后,我们可望继续向东北进军,直捣敌人的心脏。”他还充满信心地写道:“统一全中国并非一个非常艰苦的任务。”在信的最后,他再次提醒孙中山不要轻信陈炯明。
孙中山并未重视蒋介石的这封信。蒋介石没有参加广西战役,6月14日他母亲去世,他立即赶了回去,一直待到11月他母亲安葬完毕。这期间,他除了几次返回广东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溪口,孙中山未出席葬礼,但他为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