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苏俄放弃庚子赔款中的应赔偿给俄国的那部分,俄国人在中国的特权也将取消,而所有这些的交换条件只有一个:北洋政府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问题难就难在北洋政府实为外国势力控制,没有外国主子的同意,它不敢给予承认。最后,产生了一个妥协的办法,这就是北洋政府宣布不承认沙皇政府。即使这样,那些外国主子仍不满意,但北洋政府决定不再后退了。
与此同时,“五四运动”聚集了革命力量,促进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革命团体的建立。“新青年组织”便是其中之一,其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陈独秀和图书馆馆长李大钊,他们两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身材高大、精力充沛的毛泽东当时是图书馆助理员。1919年12月,毛泽东参加了新成立的“社会主义研究会”。这些代表着未来的力量在这一年都聚集在北京,而蒋介石此时却在干着别的事情。
那么,蒋在干些什么呢?蒋介石仍负责粤军第二支队,他越来越不喜欢在那里待下去,1919年上半年,蒋介石以探望母亲为借口离开部队。事实上,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蒋介石却停留在上海和东京。
粤军参谋长邓铿是蒋介石最好的朋友,这年夏天蒋介石曾两次给他写信,谈论对粤军的看法。蒋介石抱怨说,已经无法对第二支队进行改造了,军饷无端被浪费,他也不能自己选拔军官,而他提的任何建议都未被采纳。总之,情况简直令人感到不可救药,所以,蒋介石认为应解散第二支队。
在7月9日的第二封信中,蒋介石抱怨情况越来越糟,他“身心憔悴”,有些地区土匪活动猖獗,但由于部队纪律涣散,内部派系斗争严重,他们根本无力对付土匪。为避免人们指责他迷恋官职,喜欢投机,蒋介石决定辞去第二支队司令一职。
在蒋介石的生涯中,每当形势不能如他所愿时,他就以辞职的方式来以退为进。他多次辞职,试图以此来证明他是不可缺少的,其结果也往往是他一旦复出,职权就会更大。这次孙中山和陈炯明再三挽留,但蒋介石都予以拒绝。直到1920年9月,由于他的一个朋友朱执信被桂系军阀杀害,蒋介石才重返广东。朱执信的棺木被运往香港,蒋介石前往悼念,并拟订